:::

       菸草燃燒後所產生的菸煙,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人類確定致癌物(Group 1),且人類流行病學證據充分。暴露於菸草燃燒後所產生的菸煙,對肺臟、尿道、口腔(包括唇和舌頭)、鼻腔和鼻竇、鼻咽、食道、喉部、胃、肝臟等部位之組織,會增加細胞癌化之風險,同時亦與子宮頸、血癌、大腸癌、胰腺癌、膀胱癌、攝護腺、子宮內膜等病變有關。
       
       目前已知菸草及其煙霧中約有7,000多種化學物質,約93種致癌物質及有害物質[1,2],常見的有害成分如下:
◆ 尼古丁:刺激中樞神經令人上癮,導致腦細胞麻痺,失憶、工作能力降低;促使血管末梢收縮而破壞維生素C吸收,加速膠原蛋白流失,因此皮膚缺乏水份,皺紋增加,臉色不佳。超過60mg便可致死,常用於殺蟲劑。
◆ 菸焦油:菸煙的黃色黏性物質,會造成手指及牙齒變黃,也會阻塞及刺激氣管與肺部,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各種癌症的元兇。
◆ 一氧化碳:與血液中血紅素融合,減少血液攜氧能力造成缺氧,影響思維與判斷力。
◆ 亞硝胺(NNK、NNN):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歸類為第一級癌物質,可能與肺癌、鼻腔癌及口腔癌等癌症的發生有關。
◆ 苯并芘:IARC歸類為第一類致癌物質,導致膀胱癌、皮膚癌和肺癌,實驗證實為致癌物、致突變物、致惡性腫瘤物質和致畸胎物質。
◆ 氰化氫:症狀包括虛弱、頭痛、眼花、精神混亂、焦慮、嘔吐及噁心,嚴重者會造成呼吸急促,然後變緩慢而產生窒息感。依暴露程度不同,可能發生意識不清、痙攣及死亡。約0.05~0.3公克即可致命,常用於老鼠藥。
◆ 苯:引起麻醉和刺激呼吸道,會在體內神經組織及骨髓蓄積,破壞造血功能,長期接觸造成嚴重後果。
◆ 甲醛: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歸類為第一級癌物質,長期皮膚接觸導致皮膚炎等過敏性疾病,也可能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膚和消化道的癌症。


參考資料:

  1. US FDA. Cigaretes.
  2. US FDA. Harmful and Potentially Harmful Constituents in Tobacco Products and Tobacco Smoke: Established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