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ous

病毒性腸胃炎

發佈日期: 2015-04-20


作者: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兒科主治醫師 馬瑞杉

病毒性腸胃炎

又濕又冷的冬季裡,不管在學校、幼稚園或家中大家都喜歡緊閉門窗。一些大型的公共場所的遊樂設施就成為小朋友假日休閒最佳去處。空氣不流通加上接觸頻繁使得病毒有機可乘,因此在醫院的兒科門診及病房住院病患中,就常常看到一家人都上吐下瀉的情形。甚至於也有幼兒因持續嘔吐導致電解質不平衡而引起抽筋的案例。在這種季節交替的時候,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小孩及家人免於病毒感染的威脅,萬一不幸感染,如何照顧這種小朋友,才能使他們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呢?以下簡單介紹小孩子病毒性腸胃炎及治療方式,並進一步分析有效的預防保健方法。

腸胃炎係指胃、小腸或大腸的發炎,會導致病患嘔吐、腹瀉、腹痛、食慾不振或發燒。病毒性腸胃炎是指由病毒感染所造成的腸胃炎,有多種不同的病毒均可能導致腸胃炎,最常見的是輪狀病毒及諾羅病毒。病毒性腸胃炎雖然並不是經由一般感冒病毒或流感病毒所引起,但也常被誤稱為『腸胃型感冒』或『胃流感』。病毒性腸胃炎好發於5歲以下的兒童,症狀極為相似,需要經由醫師判斷才能確診。病毒性腸胃炎主要的症狀為水瀉和嘔吐,可能伴隨有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腹痛或哭鬧)、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症狀。一般而言,諾羅病毒感染病患嘔吐的症狀較為明顯,而輪狀病毒感染則以頻繁水瀉及發燒症狀較為明顯,病程則以輪狀病毒略長。台灣地區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主要流行季節為11月到3月間,高峰期為1月份。

以下針對各種常見病毒性腸胃炎做一概略性介紹:
輪狀病毒是嬰兒和5歲以下的幼童造成腹瀉最常見的原因。依據台灣疾病管制署統計顯示,小於五歲的小孩幾乎達100%都已經感染過輪狀病毒,由於輪狀病毒有很多種型別,因此運氣不好時很有可能再度感染不同的型別。大小孩、青少年或是成年人如果小時候沒感染過,加上接觸了大量病毒,也有可能被感染而產生症狀。萬一不幸感染了輪狀病毒腸胃炎,大約有一半左右的病童需要住院治療,實際的花費往往超過疫苗的費用,更遑論父母及寶寶身心所受的煎熬了。目前市面上已有輪狀病毒疫苗,然而台灣目前並未全面提供公費輪狀病毒疫苗,其實世界各國早已搶先將輪狀病毒疫苗納入公費疫苗之列,因此強烈建議父母自費接種,一般建議是隨著五合一疫苗於第2、第4(兩劑型)以及第6(三劑型)個月大時服用。目前上市的兩種口服輪狀病毒疫苗降低疾病嚴重程度都可達到九成以上的成效,安全性也是相當的高,是預防輪狀病毒感染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但是更重要的是需要在6個月大以前開始服用第一劑,8個月大以前完成最後一劑,因此建議父母早做決定,切勿『坐失良機』。

諾羅病毒則是任何年齡層皆可能受到感染。常於遊輪、餐廳或人口密集機構內,例如:學校、醫院、收容機構和安養機構等爆發群聚感染。諾羅病毒及大部分的腸胃炎病毒尚無疫苗可供施打。疾病管制署也提醒大家,落實勤洗手,並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不生飲、生食,與他人共食時使用公筷母匙,才能有效降低感染諾羅病毒的風險
輪狀病毒及諾羅病毒傳染力極強,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可能經由受病人排泄物或嘔吐物污染的水或食物、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其中諾羅病毒與飲食暴露關係密切,尤其是共同食用受污染的水產品,貝類水產品具有濃縮水中病原物質的特性,生食受污染的貝類,將提高病毒感染的風險;而罹病的餐飲從業人員於食品調理過程造成的污染,也會提高群聚感染的風險。此外,輪狀病毒除了可能藉由飲食傳播外,也可能附著在玩具、器皿、門把、馬桶等長達10天甚至更久,容易透過幼兒吸手指、啃玩具等行為造成感染,建議家中如有腹瀉患者,應加強環境、用物、玩具等清潔與消毒,以防止病毒傳播。

病毒性腸胃炎的症狀包括嘔吐、水瀉、腹痛、發燒與脫水等。父母照顧病童時應注意多補充水份及電解質、採取清淡飲食、降低沖泡牛奶濃度以及盡可能少量多餐。嬰幼兒急性腸胃炎除了持續性嘔吐需暫時禁食四到六小時之外,通常不需要禁食。小朋友如果出現高燒、倦怠、食慾差、呼吸急促、持續性嘔吐等現象時應該儘速就醫。預防保健措施包括:患兒與尚未感染的兒童應適當隔離、在處理患兒的排泄物及餵食前後要確實洗手、居家環境可以用稀釋家用漂白水消毒、流行期儘量不要帶小朋友到公共場所、食物要煮至全熟等。

如果大家能夠注意上述預防保健措施,相信應該可以遠離病毒性腸胃炎的威脅。萬一家中有人受到感染,也才能儘速恢復健康而不至於引起骨牌效應。大多數的人感染病毒性腸胃炎之後都可以完全康復,但對於嬰兒、幼童等因免疫力較差,感染後可能出現脫水、電解質不足,進而抽搐甚至死亡,因此家長應多加留意。


認識病毒性腸胃炎
感染病毒性腸胃炎該怎麼辦?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