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ous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雖然學齡青少年的吸菸率有顯著的下降,受到性別差異及社經地位不平等的影響,但部分青少年的健康與快樂感卻被破壞了

發佈日期: 2016-05-06

收藏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雖然學齡青少年的吸菸率有顯著的下降,受到性別差異及社經地位不平等的影響,但部分青少年的健康與快樂感卻被破壞了 (New WHO study reveals that while smoking by school-aged children has declined significantly, young people’s health and well-being is being undermined by gender and social inequalities/ WHO) - Mar 15, 2016

一份新的全歐洲世衛組織針對15歲的學齡青少年調查顯示,第一次吸菸年齡在13歲以前的比例自2010年以來有明顯的下降,這份報告進一步指出,雖然80%的青少年認為對於自己的生活滿意度很高,但性別及社經地位的差異會影響到這些青少年的健康,快樂及選擇生活習慣,此時的他們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重要過程。
HBSC研究 (學齡兒童的健康行為研究) 每4年會調查一次,第一次吸菸年齡在13歲以前的比率,相較於2009/2010的研究結果,2013/2014的結果從24%已降到17%,女生的下降情況比男生要來得大。且這些資料指出這些下降的情況並非是因為家庭富裕的影響,表示吸菸行為只受到社經地位因素的部份影響而非全部。
歐洲青少年13歲以前吸菸比例減少是好消息,但是隨年齡增長生活滿意度就會稍降就會沖淡正面的意義,且收入愈低的家庭,對生活的滿意度就愈低。自2002年至2010年以來連續幾波的調查指出,東歐和西歐青少年對於生活滿意度的差距有逐漸在縮小,這些東歐國家包括克羅埃西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蘇聯及烏克蘭,隨年代對人生滿意度顯著提升。

資料提供發展青少年的健康政策

因為這份研究的資料是來自數千名的歐洲青少年調查資料,青少年的聲音及關心的事情都會納入考量,這項考量有助於世衛組織發展推動歐洲的健康策略、政策或是行動來改善青少年或兒童的健康及福祉。大眾要求政府與其決策者採取更有效更直接的措施來縮減歐洲年輕人間存在的社會,健康及性別差距及不公的現象,本研究提供在這方面日益增多的實證根據。
世衛組織歐洲區的主任Zsuzsanna Jakab博士提到:「這些10多歲青少年在這個時期所學得的健康行為及社交群體習慣或態度會展延到成人時期,影響他們整個人生」。他也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習慣持續一生」。 
世衛組織的報告「在不公平的社會中成長的孩童:不同性別及社經地位對於青少年健康及福祉的差距(Growing up unequal: gender and socioeconomic differences in young people’s health and well-being)」,這份報告是由蘇格蘭St Andrews大學設立的國際合作中心及挪威的Bergen大學設立的資料處理中心所協調負責,報告中的地區包括歐洲及北美42個不同的國家,由340位各國國內研究者的支持及協調合作完成。
這份跨國的調查含括青少年健康及社會行為等不同的面向,包括自評心理健康、肥胖與身體外表形象、飲食習慣、運動、家人及同儕的支持、菸酒及大麻的使用及霸凌行為。這份最新2013/2014的HBSC報告,特別強調性別及社經地位的差異如何影響青少年族群的成長及發展。
很多健康層面的問題與社會文化習習相關。來自弱勢環境的青少年促進健康的行為較少及健康狀況較差、社交資源也較少,例如來自於家人或朋友的社會支持也相對較少。世衛組織針對歐洲改善兒童及青少年的健康策略是根據多次HBSC調查結果而來的,這些政策勾劃出願景指導原則,跨部會跨團體協調時的優先次序,不論市政府或民間團體都以推動及保護WHO歐洲地區兒童及青少年的健康及福祉為優先。
自從33年前HBSC學齡兒童健康行為研究的第一份研究報告發表以來已經影響許多歐洲不同國家的政策及立法行動。當2003年的報告就發現德國青少年酒精的消耗大幅上升,後德國政府因此提高酒品稅也改善酒品的標示,這些措施讓德國酒品的消耗量明顯下降,多次連續的HBSC調查資料也讓蘇格蘭政府在2013年成立青少年懷孕及養育的相關照護計畫,瑞典心理健康單位也依據HBSC報告來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逐年惡化問題,找出了心理健康下降的原因。
Zsuzsanna Jakab博士提到:「我們不能再將所有青少年族群看成是均勻相同的群體,對於他們的需求來說,我們不能再用同一套介入模式。青少年的多樣性其實是和成年人一樣是非常豐富的,青少年需要的介入模式要能反映符合他們不同年齡和性別的多樣性特徵、考慮他們不同的社會文化環境背景。這份報告中青少年真誠告訴我們什麼對他們是重要的,他們這種坦誠及信託我們不要辜負他們才好。」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