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慢性肺阻塞 不菸多深呼吸(自由時報)
發佈日期: 2013-06-25
70歲的李先生罹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被家人發現呼吸喘、吃不下飯而送到急診。但因呼吸喘的症狀未改善,且氧氣濃度持續下降,緊急插置氣管內管後,轉入加護病房治療。
在呼吸照護單位工作多年,類似事件屢屢發生,照護的病患大多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引發呼吸喘而插置氣管內管的患者屢見不鮮,詢問之下都有抽菸史,菸齡至少10年以上,患者幾乎為胸腔科的常客,歷經反覆插管的痛苦及疾病所帶來的不適,每次都會向醫護人員拍胸脯保證出院後,一定會戒菸。
這些病患主訴在家走路會喘,躺在床上也會喘,幾乎不能躺著睡覺,吃也吃不下,嚴重的話須仰賴氧氣,因而導致病患逐漸地不愛出門活動。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為肺功能呈現不可完全逆轉的阻塞性通氣障礙,它是慢性的、不可逆的呼吸道最大氣流量減少的一個過程。罹患此疾病的高危險群包括抽菸者(因香菸中含尼古丁物質,其抑制纖毛運動,使痰液堆積不易排出,而致感染)、男性(發生率高於女性)、長期面臨空氣污染者及因遺傳因素缺乏「α-抗?蛋白酵素(α1-antitrisin)」者。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常見症狀有咳嗽、呼吸困難、呼吸過速、發紺、杵狀指、桶狀胸,主訴倦怠、厭食、軟弱、體重減輕,以及中樞神經症狀。
雖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為不可逆疾病,但可預防再發生。及早戒菸、預防上下呼吸道感染、外出戴口罩;平常可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做保養,做舉手擴胸運動,練習深呼吸,若無法自行咳痰者可請他人拍背,以促進痰液的排出。
應依照患者的體重攝取適當熱量(每公斤體重每日應攝取30到35大卡),少量多餐,並增加疾病的認知、藥物副作用的了解;病況較嚴重者可給予低流量氧氣治療,預防缺氧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