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空腹時是不是不能吃番茄呢?
發佈日期:2017-12-25
內容:
你好,之前有聽說空腹的時候是不是會對胃有不好影響?
網路、媒體資訊傳播快 資訊真假難辨明
現在資訊取得非常容易發達,人人手上都有智慧型手機,只要手機上網就能取得相當多資訊,在眾多資訊裡要如何分辨訊息真假,真的不容易。有讀者提到「空腹不能吃番茄嗎?因為吃番茄可引起胃脹。番茄含有大量可溶性收斂劑等成分,與胃酸發生反應,凝結成不溶解的塊狀物,這些硬塊可能將胃的出口幽門堵塞,引起胃腸脹滿、疼痛等不適症狀。」……,面對病患或是家屬提問,總是少不了說明傳達---這是以訛傳訛的網路謠言!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聖女蕃茄營養成分分析,其每100公克含熱量35大卡,膳食纖維1.5克,維生素A視網醇當量(RE) 609.8微克,β-胡蘿蔔素3,658微克,維生素B1有0.04毫克,維生素B2有0.04毫克,維生素C有49.9毫克,鉀200毫克,磷26毫克。
農委會也曾針對番茄相關網路流言『生番茄含龍葵鹼有毒』進行說明--番茄屬於茄科植物多含有天然的生物鹼,是植物天然的防禦物質,可以抵抗細菌、真菌等病原。這些生物鹼毒性不一,但是都隨著果實成熟而逐漸消失,成熟的番茄、茄子、馬鈴薯內這些生物鹼的含量都很低,番茄中的生物鹼 (α-tomatine)和馬鈴薯所含有之生物鹼 (α-solanine)結構不相同,番茄所含生物鹼的毒性比馬鈴薯的還低,加上成熟番茄生物鹼含量已降低,人體可以有效排除這些微量生物鹼而不受影響。從番茄被當作食物至今,目前也未有食用番茄影響人體健康的報告,相對地番茄營養價值古今中外舉世聞名,中醫提到---”番茄性味歸經:味甘、酸;性微寒。入肝、脾、胃經。功效:生津止渴,用於暑熱口渴。取番茄1至2個,洗淨生食”;義大利有句明諺:「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2002年時,榮登美國時代雜誌「十大風雲食物」…, 這幾年風行推廣健康飲食型態「地中海飲食」常常看到它入菜烹調。番茄是蔬菜還是水果?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以營養學而言,小顆『番茄』屬於水果,大顆用於加熱烹調做菜番茄屬於蔬菜,例如番茄湯、番茄炒蛋。另外番茄的抗氧化物茄紅素(Lycopene)是屬於油溶性的物質,加熱烹煮後番茄會釋出更多茄紅素,人體也更容易吸收,而番茄的抗氧化物茄紅素,能有效預防自由基產生、預防癌症。
基因改造番茄並未流入國內市場 番茄入菜健康加分
在台灣,大小番茄總是果菜市場、超市、大賣場上的常見的食材,消費者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鮮、優質、安全的番茄。,蕃茄種類繁多例如小果番茄就有聖女番茄(最常聽到的品種, 又稱為櫻桃番茄)、玉女番茄、水果番茄、小蜜番茄、秀女番茄、紅寶石番茄、美濃澄蜜香、金瑩番茄 (黃金小番茄);大果番茄如牛番茄、黑柿番茄(台灣早期傳統番茄)或粉柿番茄(例如桃太郎)。市面上不管哪一種品種。,營養價值都很高。番茄料理無論是做醬、燉湯、入菜都能有不同變化!
番茄品種經過不斷改良外觀、甜度大為提升,消費者難免會疑問:「這是基因改造的番茄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劉依昌助理研究員表示:「依據台灣法令的規定,目前尚未核准任何基改作物的商業化種植,並為確保食品安全管理與環境生態維護,由研究機關針對水稻、木瓜、馬鈴薯、大豆、油菜、玉米、番茄等現有的基因改造種子種苗追蹤監測。因此目前基因改造番茄並未流入國內市場,請消費大眾安心。」
哪些人食用番茄需要注意的地方?
有慢性疾病番茄要審慎吃。為了防止病病情的惡化以及食物對人體產生不良的影響,慢性疾病例如---
糖尿病且血糖控制差(過高),則不建議依用完餐就立即食用小顆的『番茄』(水果有糖分),建議挪至餐後2小時食用且份量不要超過15顆(現在水果甜度與以往相比大為提升),避免餐後立即食用血糖過高;另一種情形是本身有糖尿病且平日血糖控制佳,則飯後食用是可以的但以不超過超過15顆。
對於慢性腎臟病病人,番茄屬於高鉀食物,不可過量食用,臨床上營養師是依據病患疾病診斷,檢驗報告,服用藥物,身高體重年齡飲食史、個人體質差異(例如有些人喝牛奶會拉肚子、有些人用餐時一喝果汁就會跑廁所)等給予飲食指導與建議。當檢查報告若出現血鉀過高,營養師會建議此時病患要「忌口」,以免造成血鉀過高影響心臟功能。
如果本身是想要減重,常常會有飢餓感,建議食用熱量低、方便攜帶不需烹調、洗淨即食的大番茄。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藥物與食物交互作用』--有些藥物與食物不可一起食用,有些藥品會因為跟食物一起服用,導致吸收變差因而降低了藥效;有一些特定的藥品,因為本身的特性,或是為了減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或是為了要讓服下的藥物在最適當的時候發揮作用,才會有跟用餐有關的指示。若不清楚可以詢問醫院臨床藥師,即可清楚明白用藥安全性。
民俗風情之差異產生不同飲食文化
每個國家都有其民俗風情之差異,在台灣飲食文化除了原有民俗療法還有中醫療法、西醫三種不同飲食禁忌下,加上個別體質差異,常常會出現似是而非的情形,以坐月子而言,韓國會喝海帶湯,但中醫理論”海帶性冷味寒”較不適合做月子期間食用,美國則是生產完要吃冰淇淋(因為產婦在生產過程中耗費大量體力,要補充能量),由此可知民俗風情之差異會產生不同飲食文化及飲食禁忌。古代醫書已有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容易生病的觀念,任何食物都要適量,而不是因為它的營養價值高就大量吃,飲食均衡攝取才是食療精髓。
若有慢性疾病或有三高飲食問題,或不清楚飲食如何吃,建議可至附近醫院掛號營養門診,進行諮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