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ous

便利商店應好鄰居(人間福報)

發佈日期: 2013-07-24


一向標榜是社區中好鄰居的便利商店,最近的爭議不少,繼食物添加工業用原料之後,消費者又發現業者為求賣相漂亮或延緩腐敗的時間,在甜筒或便當的米飯中使用雖合法但卻不必要的化學添加物。緊接著,台大公衛學院發表的一份研究發現,學校附近便利商店的密度,與高國中生的飲酒比例有正相關的關係,顯示部分便利超商並未過濾買酒客人的年紀,讓青少年喝酒也更「便利」。
便利超商在台灣的發展非常快速,不到二十年就把傳統的雜貨店徹底的打垮;街坊鄰居原本依附在柑仔店的人際互動網絡,也隨之消失。原本可供養數萬個家庭的雜貨店體系,也變成由少數財團掌控的零售體系,人們則透過加盟或投資它的股票,來分享它的成果或承擔風險。
消費者相信大財團比較有能力控管商品的品質,一如它維護其服務品質般。但從近來一再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有便利商店捲入其中,讓人懷疑便利超商集團究竟有無能力確保其供貨品質的安全?不能每次出了問題後,才以「受害者」的姿態裝無辜,畢竟超商集團不是小店家。
而便利超商賣酒給青少年更是一個嚴肅的問題。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蒐集了共三百八十七間國高中學生飲酒與便利商店密度的關係,發現在其方圓一公里內便利超商密度由中級至高級,學生喝酒的比例隨之增加四至八個百分點。可見便利商店是青少年飲酒比例上升的因素之一。
這項研究並未提到青少年抽菸與便利商店的關係,既然會違規賣酒,違規賣菸的情形也應相當,推論便利商店對青少年抽菸率升高也該負一部分的責任。
從整體對社會的貢獻來說,便利超商還是正面大於負面,否則它也不會在短短的十餘年間就把傳統雜貨店完全淘汰。除了在它提供人們購買生活用品的便利之外,在治安上便利商店也扮演一個超出它原始功能的角色,可以協助報案;有些深夜回家的人看到街口附近便利商店明亮的招牌,就有「快到家」的輕快感。
有人質疑便利商店需要二十四小時營業嗎?除了從環保、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角度來看之外,有人也發現台灣近年在深夜活動的人有愈來愈多的趨向,認為這與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有關,甚至有些雇主還振振有詞要求勞工在深夜加班,這種違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然法則的現象,長此以往必會影響國民健康。
我們不應給便利超商太多的期待,畢竟它的功能只是在提供人們購買生活用品的方便,但提供消費者安全無虞的食品,嚴格控管不得販賣菸酒給未成年人的限制,應該是便利超商的責任。如果能更進一步採行節能減碳的營運策略,履行現代人對環境的義務,希望超商能成為社區內可信賴的好鄰居。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