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檳與口腔癌
發佈日期: 2021-03-31
作者: 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呂宜興醫師
檳榔對於口腔的作用,如何引起口腔癌的原因
口腔癌引起的原因很複雜,常見的原因如嚼食檳榔、吸菸(含電子煙及雪茄)、不正常的過度刺激等等,影響因子如果超過半年或是幾年的時間,就有機會形成癌前病變,進而導致口腔癌。
長期的觀察中發現,嚼食檳榔者的口腔黏膜發生病變的機率較高。最常見口腔中有黏膜下纖維化症(submucosal fibrosis),雙側頰黏膜最多,其次為軟顎。患部口腔黏膜會變白變硬,或是發生水泡及潰瘍。長久下來就無法張大嘴巴,導致進食困擾、刷牙或口腔檢查都有困難。吸菸或嚼食檳榔也會使口腔黏膜形成白斑,在頰黏膜、舌頭、口底部及嘴唇都可發現。黏膜白斑會慢慢由薄白斑變厚白斑(均質性變成非均質性),或是轉變成紅白斑,最後發生口腔癌。
使用檳榔的原由
在台灣,傳說數千年前的原住民即有嚼食檳榔的習慣。明朝時,漢人移民台灣,發現當地原住民有習慣嚼食檳榔塊,因為檳榔當時成為祭祀用具,也是一部份中藥材,成為當時社交、送禮的重要物品。日據時代,日本人禁止種植及嚼食檳榔,直到台灣光復後檳榔才恢復種植,因為檳榔樹容易種植,尤其在排水良好的山坡地,卻引起山坡地保育議題,近年來種植面積已經漸漸縮減。
平地人最常吃的荖藤檳榔塊,將整顆新鮮的檳榔子,中間剖開後,夾入荖藤,然後塗上熟石灰及特殊香料配成的紅灰,或是以石灰塗於葉面上的荖葉包裹整顆新鮮的檳榔子,成為包葉檳榔。
若以提振精神物品而言,飲用咖啡佔第一名,其次為菸草及喝酒,嚼食檳榔或相似物品(印度及東南亞國家有類似檳榔的東西)使用人口排第四。世界上有嚼食檳榔的地區,集中在東南亞島國最盛行。台灣嚼食檳榔的盛行率,依2005年資料,大概佔人口總數8.5%左右,男性佔大部分(男女比約15:1);地區盛行率,也以東部原住民村落及南部較多。其實檳榔的影響是多方面,在農業經濟上來說,曾經檳榔產值僅次於稻米,是本島居民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在生態衝擊來說,水源涵養衝擊形成土石流,與山坡地種植淺根植物的檳榔有關。
戒除檳榔可以降低口腔癌的發生?
其實檳榔以及添加物中的荖花、荖藤(含黃樟素)皆含有致癌性化學物質。檳榔子中的檳榔素、檳榔鹼和多酚類已被證實具有潛在致癌性。攝食檳榔鹼,量大時會抑制大腦活動,也出現行動遲緩現象。檳榔在口腔經過嚼食釋放檳榔鹼產生硝化作用,形成數種的亞硝胺及多酚類的活性自由基,會抑制DNA合成而破壞細胞修護及抑制生長。紅灰與白灰會使口腔環境變成鹼性,讓自由基作用更強。
檳榔素在IARC(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於2003年認定檳榔子是第一類致癌物(不含紅白灰等添加物的檳榔即致癌)。在國內,國家衛生研究院2006年的報告也指出,嚼食檳榔與口腔癌、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口腔白斑症之發生有之相關,甚至其他癌症(口咽癌、食道癌、肝癌、肝硬化等)之發生亦與嚼食檳榔有關。至於黃樟素是第二類致癌物,證實在動物上有致癌性。口腔癌的致癌危險,在1995年高醫葛應欽教授研究,同時嚼檳榔又吸菸又喝酒是三者都不使用的123倍。
除了癌症以外,嚼食檳榔也會造成人體各系統的問題。在口腔方面,檳榔的纖維造成牙齒及黏膜耗損,使牙周組織受損發炎;檳榔素會使口腔黏膜合成膠原蛋白質增加,形成過量之膠原纖維堆積,增加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在泌尿及生殖部分,檳榔可能在毒性劑量下造成尿失禁,腎功能損傷,增加懷孕死產機會,嬰兒出生體重低的危險性。在呼吸道方面,嚼食檳榔造成支氣管痙攣使得氣喘惡化,發生腦血管病變,死亡也會增加。
國內嚼食檳榔以男性勞工階級族群居多,因為檳榔內含的檳榔鹼能刺激中樞神經的興奮作用,可以保持警覺性和心情愉快感覺。台灣中南部以及原住民族群,以檳榔為社交產品或是祭祀不可或缺物品,這些原因都會增加檳榔的消費量。因著男性嚼檳榔問題,近幾年來每年新診斷口腔癌男性約7,000多人且多屬於30歲至64歲中壯年,造成家庭、社會極大的影響。
對於形成癌症,尤其是口腔癌,似乎應該使用其他物品取代檳榔,並應每2年1次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不會遺憾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