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善用社群媒體與小孩搭起性溝通的橋梁
發佈日期: 2020-09-30
作者: 國民健康署婦幼健康組
從前的我們,大約在大學以後才普遍使用電腦或手機,現在的小孩大部份都在國小就開始使用手機或平版電腦,資訊普遍化的結果就是青少年大量投入在社群媒體的使用,除了玩電動外,會開始使用社群媒體交朋友、看影片、吸收網路資訊,對於處於資訊爆炸時代的小孩,出現這樣的自發學習行為其實是好事,但是,因為網路也充斥著很多陷阱,讓青春期孩子因為好奇、無知而容易陷入錯誤資訊的迷思中。
國外研究發現,約有7%的學生表示會使用社群媒體觀看情色影片(調查總人數為364人),社群媒體使用率較高的學生,有較高比例發生危險性行為,經常性進出夜店的學生,有較高比例發生危險性行為。此外,同儕壓力與物質濫用都是發生危險性行為的預測因子(Wana, Arulogun, Roberts, & Kebede, 2019)。因此,適度關注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的狀況,對其預防發生危險性行為的影響是一件很重要的思考方向。
站在同一個視角,以真誠而幽默的態度搭起溝通的第一步
父母可藉由社群媒體與青少年孩子搭起一座無形的溝通橋樑,不敢或不知如何與小孩進行性教育溝通時,那麼就試著透過適度關注青少年孩子社群媒體類型與語言的使用,將自己的視角擺在跟他們一樣的水平位置,當青少年孩子問:「為什麼您也要學這個?為什麼您要知道這個?」時,爸媽可以用充滿仰慕、讚佩的眼神看著小孩說:「你們小朋友這方面比較厲害啊!我們也要多學習、學習,免得變成古人」,用幽默的方式化解質疑,青少年孩子的質疑表達只是一種直覺,原則上不含貶抑或拒絕的意思,爸媽們不必要因此覺得他們講話很衝或心理受傷或被排擠。
學習不評斷,創造溝通的空間
從學習了解青少年孩子正在使用的社群媒體類型與語言,會驚奇的發現他們的世界如此跳tone,語言使用是如此簡單扼要到直白,千萬不要生氣、也不要馬上認為不文雅、粗暴或是覺得沒水準,此時的我們可以思考這些語言使用背後蘊含的意義,這可能是青少年孩子自同儕或網路世界學習來的,父母不必要馬上糾正、馬上出現指導或下禁令行為,而是試著站在孩子的位置思考,了解一下青少年孩子為何使用這個社群媒體或這樣的網路語言。
思維一轉換,會讓爸媽的心情稍微平復一點,那麼爸媽就有更多機會與孩子溝通。爸媽可以試著說:「請問這些xx字代表什麼意思?」,孩子有可能回:「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或者回您:「沒什麼意思」。爸媽也許可以接著說:「天啊!這些字太猛了……」,適度的情緒表露展現您對這件事的驚異感受,喚起孩子對這件事的關注,如此父母才有空間可以跟孩子對談。或者,也可以回應:「如果照你所說是字面上的意思(或者沒什麼意思),那你想表達什麼呢?」,在接下來的對話中,慢慢引入您想要表達或者希望孩子改變的話語,例如:「你們現在用語都那麼直接,會不會讓同學覺得不舒服?用另一種話來表示,會不會好一點?」。透過一步步鋪陳婉轉表達,這個過程讓爸媽有時間將錯愕、生氣的情緒或想法慢慢平復,這些都比爸媽直接暴怒、下禁令的語言或行為來得適切一點。
溝通猶如一場機智問答
在與青少年孩子溝通的經驗中,感覺像是在玩一場機智問答遊戲,你來我往的過程中,很燒腦卻很有意思。只要放下身段,您將發現青少年孩子會教您很多東西,請同理他們,跟他們站在同一個視角,您將會發現當「視界」相近時,與青少年孩子們溝通其實一點都不難喔!親愛的爸媽們,善用「社群媒體」與青少年孩子溝通吧!
參考文獻:
- Pakarinen, M., Kylmä, J., Helminen, M., & Suominen, T.(2019). Attitudes, knowledge and sexual behavior among Finnish adolescents before and after an intervention.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1-10. 2019 Aug 22 published. pii: daz074. doi: 10.1093/heapro/daz074. [Epub ahead of print]
- Sharp, S., Penner, F., Marais, L., & Skinner, D. (2018). School connectedness a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factor in children affected by HIV/AIDS. AIDS Care, 30(sup4), 34-41.
- Wana, G.W., Arulogun, O., Roberts, A., & Kebede, A.S. (2019). Predictors of resky sexual behavior among pre-college students in Adama Town, Ethiopia. The Pan African Medical Journal, 33,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