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ous

菸友要剝幾層皮? ( 自由時報 )

發佈日期: 2012-08-22


依衛生署署長邱文達的說法,這次調漲菸品健康捐的目的,在增加挹注健保的經費。事實上,現行菸品健康捐收入中的七十%本就是充作健保準備金,以挹注健保財務體系。近年來健保財務困難情形愈加嚴重,其中收支失衡的原因,牽涉層面複雜廣大。但原本用來從根本改善健保財務結構的二代健保,在國民黨重富輕貧的考慮下,草率匆匆過關。後果是健保財務危機依舊,貧富收費更加不公。

於是,為了救搖搖欲墜的健保體系,馬政府只好故技重施,又以台灣菸價低於世界各國,意圖推動菸品健康捐漲價來填補二代健保的黑洞。但事實是,依國健局委託調查,自九十八年將菸捐由每包十元調高為二十元後,九十七年到一百年成人吸菸率為二十一.九%、二十%、十九.八%、十九.一%,降幅逐漸趨緩;至於青少年吸菸率降幅成效更低,與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菸價每增加十%、可降低四%至八%的菸品消耗量,顯然落差過大,證明以價制量的政策,政府在執行上明顯績效不彰。

尤其當全台四百萬的吸菸人口中,有超過半數都是月收入兩萬元以下的勞工朋友時,政府在準備對這些經濟弱勢者開刀,及對其冠上殘害國民健康污名時,應該先檢討自己的政策制訂與落實上,是否有需要再求改進之處,否則輕易揮舞吸菸有害健康的大旗,就要對弱勢吸菸者進行經濟略奪,只為了要暫時性、片面化地增加健保收入,卻不思徹底改良搖搖欲墜的健保體系,這是欠缺制度公平正當性的作法。而在上次提高菸捐後,吸菸率未達如期的降幅程度,更是施政失效與無能的證明。

(作者為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究員)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