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ous

衛生所之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發展與成果

發佈日期: 2024-08-01

收藏

衛生所之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發展與成果

       高齡海嘯來臨,醫療機構裡所有許多因素,例如:藥物交互作用、多重用藥、就醫環境不友善…等,可能加速長者功能的惡化,但也可以妥善利用與長者接觸的機會,成為增進其健康與尊嚴的重要推手。

       國民健康署為協助國內醫療機構因應高齡海嘯浪潮並及早準備,於2010年綜整WHO出版之高齡友善健康照護原則及健康促進醫院標準,開發出國際第一個由政府帶頭推動的「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認證」,導入「管理政策」、「溝通與服務」、「照護流程」與「物理環境」等四大標準,提供醫療機構作為導入參考及執行之自我評量,以提昇長者健康、尊嚴與參與,使國內健康照護機構能提供長者友善、尊重與可近的就醫環境,同時預防及延緩老年失能之發生,2012年進一步擴展至衛生所/健康服務中心、診所、長照機構等。

       為使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認證標準更符合基層健康照護機構(衛生所/健康服務中心)需求,同時配合行政院於2016年強調的簡化評鑑項目、指標調整、縮短作業程序,國民健康署以世界衛生組織健康促進醫院(Health Promoting Hospitals, HPH)原則為基礎,並參考基層健康照護中心(Primary Health Care, PHC)、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以及加拿大高齡友善醫院(Senior Friendly Hospitals, SFH)、澳洲高齡友善(Age-friendl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等資料,研擬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認證2.0(衛生所版),從原有的4大標準,調整為「管理政策」、「資訊介入與溝通」、「友善環境」、「健康促進」、「社區服務與轉介」等五大標準、20條條文(含2條加分題),並融合健康識能(Health Literacy)、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無障礙環境(Accessible Environment)等概念,期盼健康照護機構能協助長者在老化過程中獲得最大健康。

       為優化認證基準,國民健康署再次於2021年參考國際發展高齡友善健康照護之趨勢(例如: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新版的高齡整合照護指南(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 Guidelines, ICOPE)及美國健康照護促進協會發展之4Ms架構(What Matters、Medication、Mentation、Mobility),將之融入五大標準(「管理政策」、「健康服務的友善度」、「確保適宜環境氛圍」、「長者健康評估」、「提供轉介服務」),針對長者六大能力「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情緒)」建立評估模式,期望透過有效評估,了解長者的健康狀態或特殊需求,及早介入運動、營養飲食及社交互動等活動,提供個人化的照護服務,預防延緩失能。

       在國家政策主導及條文架構多次編修下,2023年已有1173家醫療照護服務機構成為「高齡友善健康照護認證機構」;全台374家衛生所/社區健康中心之通過涵蓋率高達99%,而長者對於機構提供之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服務之整體滿意度也達90%。由此可見,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的導入,可以有效提升機構對長者照護的服務品質。

       醫療院所不僅要『醫老』,更要『懂老』,推動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認證,可帶動基層健康照護機構改變的力量。在認證條文中融入親老、敬老元素,並透過高階主管支持、組織文化改變、結合社區資源,建立合作與轉介機制,營造出尊重、安全、專業的就醫環境,使長者能舒適、安心地在地老化。同時也關注照顧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期待基層健康照護機構能協助連結社區中照顧者支援服務、喘息照護或教育訓練等資源,強化照護韌性並提升其照顧技能。面對未來高齡人口增加,若能及早導入高齡友善醫療概念,延長健康人年,縮短長者失能年數,讓晚輩無後顧之憂,將是全民福祉,也是健康照護機構永續經營的最佳契機。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