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ous

【今周刊】亂象!菸捐67億=政府小金庫? ( 聯合新聞網 )

發佈日期: 2015-08-31


菸捐要不要再提高、菸捐收入是否濫用,近來成為話題。《今周刊》追查發現,菸捐收入扣除給健保的準備金外,使用彈性大,成為相關單位的小金庫,許多花法令人咋舌,難怪不少稅制專家呼籲:讓菸捐回歸稅制,杜絕弊端。
台灣菸捐的奇特定位,從最近兩件事可以看出。首先,董氏基金會揭發,高雄市政府官員年花兩百萬元菸捐收入出國考察菸廠;稍早之前,衛福部則表示,擬將菸捐從目前二十元調高至四十元,引發爭議。
兩件事,意味菸捐從徵收的比率與調整原則,到徵收後的使用監督機制,都存在著檢討空間。而最重要的關鍵問題是,這個世界少見的「菸捐」制度,是否該持續。
台灣從二○○二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施行菸酒稅制,菸稅每包十一.八元,由於加「稅」不易,為了「寓禁於徵」,同一年政府遂徵收「菸品健康福利捐」每包五元。而菸捐與菸稅雖然都是繳給政府,但「菸捐」是專款專用在衛生醫療上,「菸稅」則進入國庫由財政部統籌支配。
○六年菸捐漲到十元,至○九年再漲到二十元後,菸捐收入每年破三百億元,最高曾超過三百五十億元。如此龐大收入,讓菸捐成了衛福部的救火隊,包括長照服務發展基金與研議中的「醫療糾紛補償基金」等,都寄望菸捐的挹注。財稅學者出身的立委曾巨威就說,衛福部菸捐「收得很爽」,成為自己的小金庫。
菸捐正當性「走在鋼索上」
「澳洲、泰國都曾一度有菸捐,但在達到菸害防制專款專用目的後,就停止課徵菸捐,希望回歸正常稅制。」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組主任林清麗說。
不論是菸捐或菸稅,最直接反映在菸的價格上。根據董氏基金會資料,台灣現在一包二十根香菸平均價格是七十五元,鄰近的香港、澳門平均每包新台幣兩百多元,美國甚至高達新台幣四百元。而菸稅占菸價比率,台灣約四成(菸捐加菸稅),低於香港的近七成,以及澳門和美國的五成五。因此,反菸團體認為台灣菸價太便宜,菸稅也課得不夠重。
但這是否表示要漲菸稅或菸捐?財稅專家卻不以為然。台大財稅法學研究中心主任葛克昌說,菸捐與菸稅收入占國庫比率約四.五%,遠高於奢侈稅(約二%)等其他稅收,不合比例原則,「應該先釐清吸菸者用掉多少健保資源,再精算到底要課徵多少。」換句話說,菸捐的調整,應有更合理的評估機制。
台北大學財政系名譽教授黃世鑫也說,健保醫療費用一年五、六千億元,其中就有三百多億元來自抽菸的人,完全違反比例原則,菸捐正當性是「走在鋼索上」。國外菸價高,國民所得也高,如果未來還要再增加,只會加重勞工階層的負擔,不符合「賦稅讓有錢人多繳一點」的普世價值。
財稅專家反對再加菸捐的另一原因是,菸捐雖有指定用途,但其中存在的彈性空間大,爭議也大。
菸捐如何使用?以一四年總計三二七.四八億元菸捐收入為例,依《菸品健康福利捐分配辦法》,其中七成、二二九.二四億元是作為健保安全準備金;一成作為社會福利之用;另外兩成,則用於中央與地方的菸害防制及衛生保健。
存在最多爭議空間的,也就是這兩成菸捐的去向。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