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ous

慢性阻塞性肺病 老菸槍當心( 聯合報 )

發佈日期: 2012-11-14

收藏

74歲張伯伯是個老菸槍,一天一包菸,菸齡45年。6年前出現胸悶、咳嗽、喘不過氣等症狀,就醫發現罹患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功能僅46%,稍微動一下就喘個不停。
張伯伯多年來持續追蹤,去年未回診檢查,沒想到,今年4月竟發現左上肺有個3公分腫瘤,組織切片確認是小細胞肺癌。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科主任、重症醫學會理事長江啟輝表示,COPD雖然是肺部疾病,但容易引起其他共病、導致死亡。

COPD主要是肺部局部發炎,分泌介質,經由血液循環跑至各組織器官,引發全身性器官發炎,如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臟衰竭、高血壓、骨質疏鬆、糖尿病、憂鬱症等。

另外,COPD也是誘發肺癌的主因之一。江啟輝統計門診863名COPD患者中,85人死亡,進一步分析原因,35%死於呼吸衰竭,高達40%因肺癌病逝。

早期COPD患者多見肺癌、心臟病、血管硬化等共病現象,晚期病患易誘發呼吸衰竭及敗血症等,顯示COPD持續追蹤及治療的重要。

嘉義長庚醫院院長蔡熒煌表示,國內COPD就診患者約百萬人,預估40歲以上成年人有7.8%的人罹患COPD,但真正被診斷出來的不到2%,平均每5至6名COPD患者僅一人發現罹病。

COPD常見症狀包括咳嗽、喘、胸悶等,患者容易誤以為是老化。蔡熒煌說,COPD通常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慢性支氣管炎,另一種為肺氣腫。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年齡多介於50、60歲,常有咳嗽、易喘、痰多等情形,尤其感冒後更喘,症狀較明顯。

肺氣腫患者多60、70歲,主要症狀容易喘,但咳嗽不嚴重,且時間愈久,愈容易喘不過氣,自覺性不足的人恐誤會是老化、身體功能變差所致。

肺功能檢測是早期正確診斷COPD的最好方法,江啟輝建議,40歲以上、菸齡逾20年的癮君子,應定期做肺功能檢測。

有氣喘病史 易誘發COPD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嚴重程度有輕重之別,最大危險因子就是抽菸。醫師說,不見得每位患者都會出現明顯症狀,肺功能檢測及症狀研判,是治療COPD的重要依據。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科主任、重症醫學會理事長江啟輝表示,40歲以上,菸齡卻超過20年的癮君子,粗估16%罹患COPD,患者初期可能沒症狀,通常感到呼吸困難、氣喘吁吁、痰多、咳嗽時,已是晚期,治療效果差,且容易出現共病現象。

基本上,COPD診斷可分輕度、中度、重度及極重度四個等級,肺功能檢測肺活量,是判斷COPD的主要方法之一。檢測肺功能時,第一秒用力吐氣量(FEV1)除以肺活量(FVC),若數值小於0.7,代表肺部有阻塞,但阻塞嚴重程度以FEV1衡量(見右表)。

除了觀察肺活量,嘉義長庚醫院院長蔡熒煌表示,COPD的症狀也是決定患者用藥的重要依據。全球COPD最新診斷治療指引,將症狀明顯與否及風險、肺活量納入。

患者用藥治療可分四個象限,若肺活量不錯、症狀不明顯的人,只要戒菸、多運動,做好肺部保養工作,一旦出現喘的症狀再用藥即可;肺活量不錯、但症狀明顯者;或肺活量差、症狀不明顯者,可使用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如果肺活量差、症狀又明顯,除了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外,需搭配吸入型類固醇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年輕或中年曾有氣喘,或慢性氣管問題家族史,過去常用煤球或煤炭、木材煮飯,也容易誘發COPD

蔡熒煌建議,上述高危險族群應定期做肺功能檢查,平時可多做下肢運動及呼吸運動,如快走、騎腳踏車、練氣功、太極拳及調節呼吸等運動,皆能預防COPD症狀惡化。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