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ous

墮胎/流產對身體與心理之影響

發佈日期: 2020-11-30


作者: 國民健康署婦幼健康組


墮胎/流產對身體與心理之影響

當懷孕對母親或胎兒有健康風險時,有可能要面臨選擇採用人工流產來終止妊娠,也就是俗稱的「墮胎」。

      人工流產分為藥物流產和手術流產兩種,藥物流產適用於週數比較小(七週以內)的懷孕,而人工流產則是經由子宮搔刮術,或是真空吸引術來完成流產。兩種流產方式都有發生不完全性流產的機率,可能需要再次接受手術流產。手術流產可能會刮傷子宮內膜基底層導致子宮腔沾黏,日後可能會造成胚胎無法著床,而造成不孕的情形。手術過程中也有可能子宮破裂穿孔,傷及腸子、膀胱或是術後子宮感染,引發敗血性休克。

      青少女意外懷孕時,往往都需要面對社會壓力,絕大多數都是不被認同,甚至因此而無法繼續就學,因而選擇人工流產。一般選擇墮胎後第一個反應是解脫與安心,但很快就會被罪惡感、生氣與悔恨感、沮喪與失落感取代,其中的沮喪與失落感是一種綜合性的悲傷感,女性無法控制自己內心的傷心與哭泣,稱之為墮胎後症候群(Post-Abortion Syndrome)。

      在面對人工流產選擇時,務必經過合法的婦產科專科醫師解釋後,選擇對自己最佳的方式,千萬不要因為害怕家人責罵,就選擇不合乎法規的方式,而造成其他合併症的發生。在此仍要提醒,錯誤的避孕方式,如計算安全期、體外射精等,仍有可能造成意外懷孕。如果因為取得便利,就高頻率地使用含高劑量黃體素的事後避孕丸,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造成身體的傷害。

      青少年(女)時期不要發生性行為是最有效避免意外懷孕和感染性傳染病的方法,但萬一發生性行為,該怎麼保護自己?

1.發生性行為時,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並搭配水性潤滑液,可以有效預防愛滋病毒(HIV)及其他性病,提醒不可使用油性物質(如嬰兒油、凡士林等),以免保險套破損。

2.如果不確定對方的愛滋病毒感染狀況而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建議在性行為(暴露後)72小時內儘速至預防性投藥之醫院接受醫師的專業評估,以確定是否需要預防性投藥,相關資訊請參考疾病管制署網站

3.如果持續有風險行為,可經醫師評估後轉介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PrEP)服務,相關資訊請參考疾病管制署網站

 

資料來源:

1.賀思瑋、吳孟純(102)。淺談墮胎女性的失落與協助。家庭教育雙月刊,(43)2,6-10
2.台灣婦產科醫學會- 青少年(女)避孕指引諮詢家網站 
3.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撰稿:陳菁徽主任/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科
審查:蔡永杰主任/奇美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科;劉青雯老師/新北市立淡水商工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