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反菸過度有害健康( 台灣立報 )
發佈日期: 2012-09-17
國民健康局公布連續4年進行電視與電影菸品訊息露出與監測調查的結果,發現卡通《海賊王》出現抽菸的畫面連年居冠,即使已要求加註「吸菸有害健康」的警語,但去年平均每集出現抽菸畫面的次數,竟從前年9次大幅攀升至16.5次,因此國健局特別函請NCC要求協助處理。國健局長邱淑媞指出,兒童與青少年大量觀看吸菸鏡頭的影片,未來兩年內開始吸菸的機率將增加33%至49%,她更強調兒童與青少年死於菸癮的人數,比死於暴力或車禍的人還多,要大家共同營造無菸環境。
這種場景和論述在台灣早已司空見慣,反菸團體或國健局只要一談起反菸,立刻顧不得什麼科學的嚴謹性,一個簡單的監測記錄就可以當成鐵證,沒有任何因果關係的推論,就要函請NCC處理。例如:監測冰淇淋攤販的銷售量,發現冰淇淋的銷售業績越好,發生火災的頻率就越高,於是呼籲限制冰淇淋的銷售,以降低火災的發生率。況且,「大量觀看吸菸鏡頭」是指一天看幾小時?或者,看幾次?如果這是一個科學的數據,不是應該有具體的「曝露量」計算嗎?像是「一天看N小時/次的吸菸鏡頭,兩年內吸菸率增加X%」;還是反菸人士認為,只要看到一次、一秒吸菸的鏡頭就是有害,所以不用講曝露量,否則會讓人以為看見少量的畫面並無害處。
事實上,以這種不科學的方式危言聳聽,絕非始於此。我國《菸害防制法》自始就沒有定義過何謂「菸害」,彷彿只要任何一點的曝露,哪怕是二手菸、三手菸都可以稱之為「菸害」,國家皆可介入管理。即使一級管制毒品嗎啡,只要適量、對症,也可以用於醫療,唯獨吸菸是不論數量和對象,一律稱之為「害」。
科學精神強調要在不疑處有疑,所以許多原本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真理,後來被推翻;現在看起來是異端邪說,可能後來被奉為科學新知。若非如此,我們可能至今認為天圓地方、太陽繞著地球轉、現代人類不是演化而來……如果我們不能自由的發問、批判的質疑,我們的社會就沒有進步的動力。甚至科學知識社會學主張,我們對於迷信和科學知識應該同等的重視,即所謂「對稱性原則」,才能看出科學家及社會的價值、偏好、性別歧視/盲點,以及意識形態的作用。
因此,台灣的反菸團體和國健局總是舉出「世界上已經有N百篇論文顯示吸菸有害健康」,其實恰好凸顯出反菸過度所造成的傷害。因為當科學社群的問題意識過度集中一致,社會對主導的意識形態毫無質疑,那才是最不健康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