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ous

兒童健康體位靠三寶-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充足睡眠

發佈日期: 2018-05-24


   研究指出,兒童若肥胖會增加罹患慢性疾病,如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某些癌症的風險,對於骨骼肌肉、呼吸、內分泌及社交學習也會有影響。小學時期肥胖的兒童,在成人後有6到7成仍然肥胖;而國中時期的肥胖,將來更高達7到8成也是肥胖成人,且會增加成年期的肥胖併發症、心理的不良影響。國民健康署提醒,兒童的體位要維持在正常的範圍,才能讓孩子的健康贏在起跑點,並呼籲家長要隨時掌握小朋友體位(包含過重、肥胖、正常、過輕等類型),若體位為過重、肥胖,就必須從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及充足睡眠三方面調整生活型態,為孩子們正常的健康體位把關。

兒童肥胖防治初見成效 學童肥胖率自102年已逐年下降
  依據教育部學童體位資料顯示,105學年度國小學童肥胖比率為14.9%(男童17.4%及女童12.2%);國中生肥胖比率為16.8%(男生20.0%、女生13.2%),國小及國中的肥胖比率已分別較102學年度下降1.2%、0.2%(102學年度國小學童肥胖比率為16.1%、國中為17.0%)。相較其他國家肥胖率上升的趨勢,顯見教育部及衛福部推動兒童肥胖防治已初見成效。

我國兒童肥胖盛行率國際比較 仍有努力空間
  依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公布世界各國5-19歲兒童肥胖盛行率資料,臺灣以「2014-2017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5-17歲兒童肥胖盛行率與APEC 20個國家比較,運用WHO 5-19歲兒童肥胖定義以年齡別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等於WHO孩童標準中位數2個標準差以上計算,男童(13.4%)及女童(8.0%)皆排名第11。若與APEC之 11個亞洲國家比較,男童排亞洲第五;女童排亞洲第四。APEC成員包括我國共有21國,除我國外,亞洲尚有汶萊、中國大陸、香港、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越南等11個。
  因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公布世界各國5-19歲兒童肥胖盛行率資料,並非每個亞洲國家均有數據,依上述APEC中有亞洲國家作比較,我國男童肥胖盛行率(13.4%)較亞洲之汶萊(18.2%)、中國大陸(15.5%)、馬來西亞(15.3%)、泰國(13.9%)等國為低;女童肥胖盛行率(8.0%)較馬來西亞(10.3%)、汶萊(9.8%)、泰國(8.5%)等國為低。

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充足睡眠 三管齊下 為孩子打造健康體位
  孩子是否符合健康體位?可參考衛生福利部公布之「兒童及青少年生長身體質量指數(BMI)建議值」(如附件),當BMI超過該年齡層的85百分位時為過重,超過95百分位時為肥胖。對照兒童或青少年之年齡和性別並計算BMI值,就可以馬上判斷體重是否標準。此外,國民健康署提醒,維持正常的健康體位必須從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及充足睡眠三管齊下,並呼籲家長跟學校要齊力合作,才能事半功倍。

一、健康飲食
1.自備水壺, 以「白開水」或「無糖」飲料取代含糖飲料。
2.適量取代大份量食物;降低吃甜食、零食、速食、高脂、高糖等。
3.新鮮蔬果多樣性;多攝取原態食物;以全穀類取代精製穀類食物。
4.每天吃早餐;鼓勵家長與小孩在家中一同吃健康晚餐;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飯。導師陪同學生用營養午餐,教導健康飲食的重要。
二、身體活動
1.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都應至少達到6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即每週累積420分鐘以上。
2.配合兒童發展階段,搭配多樣化的基本動作型式:如走、跑、跳、攀爬等移動性技能,鼓勵下課時,學生至戶外運動。
3.在適宜溫濕度多運動,運動前補充水分、運動中定時喝水(每20分鐘補充水分)。
4.降低每日(含假日)觀看螢幕時間,每日少於2小時,避免靜態久坐生活。
三、充足睡眠
鼓勵養成規律生活習慣,避免晚睡及熬夜,每天至少睡眠8小時。
兒童肥胖防治,需要家長、校長、學校老師、護理師、營養師一起提供孩子健康的成長環境,培養孩子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和充足睡眠習慣,將健康的觀念和態度傳遞給孩子,家長也以身作則鼓勵帶孩子外出運動、接觸大自然、陪同孩子用餐。讓我們一起努力,使健康體位和健康的生活型態成為孩子終身受用的健康資產!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