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做到職場健康促進?從飲食、運動開始
發佈日期: 2022-08-01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在職場上為公司鞠躬盡瘁,甚至為了業績,睡眠和飲食都草草了事,成為大家口中為公司賣命的「社畜」。然而,被工作占據的日子過久了,久而久之不僅身材橫向發展、體重直線上升,更讓健康跟著亮起紅燈。
根據國民健康署108年調查,在職場上有60%的工作者午餐採外食,且高達80%的工作者每天沒有吃到三蔬二果,另外也有60%的工作者沒有定期規律地運動2。然而,隨著人們健康意識逐漸提升,再加上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讓職場員工的健康更加受到重視。所以,為了不讓自己被工作綁架,現代人在求職時,除了工作內容,也越來越注重職場健康,甚至有86%的人在求職時會將工作環境與健康納入考慮3,希望能在工作賺錢的同時,也能保有身心的健康和良好的生活品質。
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看,員工的健康同樣也至關重要,因為員工除了每天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職場上為公司效力外,如果能因此降低員工的病假率,不僅能夠提高生產力及產品品質,更能減少勞工抱怨訴求,提升員工向心力、企業形象和競爭力。所以,企業如何推動職場健康促進,以提升員工整體健康就成為一項刻不容緩的議題。
而有關職場健康促進的推動,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0年便建立「職場周全健康促進推動模式」,強調應涵蓋「生理工作環境」、「社會心理工作環境」、「個人健康資源」及「企業社區參與」四大層面,並將「企業/組織的領導承諾」及「員工共同參與」納入計畫的核心價值,並依循啟動、整合、需求評估、優先順序、計畫、執行、評價及改善等八大步驟持續改善流程,不斷地依步驟循環進行。
疫情當前,臺灣除了依循世界衛生組織的方針外,國健署也鼓勵企業推動後疫情時代、重塑五「心」級的健康職場:
1.「用心」凝聚健康意識:建立員工健康自主管理之觀念,提昇同仁健康意識及凝聚向心力,如提供員工個人健康照護與諮詢,並搭配多項溝通管道、圖文宣導和健康講座等。
2.「關心」關懷管道暢通:主管或同仁主動在會議及公開場合關心公司健康促進推動的成效,適時給予有需求員工協助與關懷,建立完善心理支持與促進員工心理健康主動措施,如辦理身心靈關懷活動,從員工延伸至家庭。
3.「貼心」打造舒適環境:推動辦公室健康蔬食、健康操、鼓勵爬樓梯、健走並廣設運動性社團等,如訂購健康餐盒、不使用油炸食品及含糖飲料。
4.營造母性健康「安心」環境:保障女性同仁在懷孕期間以及產後一年皆能夠無憂的工作,進而協助女性同仁達到工作與生活上的平衡,如建立哺乳室和提供相關衛教等。
5.「熱心」推動促進活動:透過整合各方資源,積極推動健康促進相關活動,如建置健康職場場域,舉辦健康促進相關活動。
除了以工作環境為主的健康促進活動外,企業也可以不定期的舉辦健康促進講座、檢查或主題活動,如外食族飲食講座、運動後該怎麼吃的飲食課程、有氧運動課程、骨質密度檢查、慢性病預防、登山健走、減重班、媽媽教室、烹飪教室和家庭親子日等。透過前述世界衛生組織所提倡的計畫,選出員工最需要的講座或活動項目,進一步擬定目標、制定計畫,執行活動後內部評估、確認成果,並讓員工提出反饋,檢討後再行修正,為下一次的活動做準備。
舉例來說,可以經由健康檢查及其他資料瞭解職場需求,像是針對健檢中員工BMI異常、或外食比例高的企業可以舉辦減重班活動,在活動開始前可以設計問卷,請員工填寫飲食問卷及測量體重、腰圍。在活動進行時可以邀請營養師舉辦講座,提供營養教育相關知識,如減重與飲食、認識六大類食物、正確的減重方式、均衡飲食計畫、外食技巧及飲食日誌等。然後在活動結束後,再量測進行一次體重、腰圍,讓員工比較減重前後的體態和BMI差異,甚至也可以提供獎勵措施,如減重有成的前三名可獲得一臺腳踏車或健身券等。而企業則可以在活動後,提供活動相關問卷,讓員工提供意見回饋,逐步改進調整活動內容。
目前,臺灣已有超過26800家的企業加入健康職場推動行列,期望未來有更多的企業加入,讓工作者能在工作、生活和健康三者間取得平衡。
參考文獻:
1.〈健康職場認證〉,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職場資訊網
2.〈健康職場有五「心」,留住人才有用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1年。
3.職場健康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