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ous

上班族需要注意的生活習慣──運動量不足篇

發佈日期: 2022-06-30


上班族需要注意的生活習慣──運動量不足篇

       身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上班的時候無論是面對老闆無理或客戶刁難,許多事情往往身不由己。度過壓力龐大的上班時光,下班或許還需疲於應對人際關係,還記得吃飯已然對自己仁至義盡,等到終於有那麼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或許就只想宅在沙發上或是電腦前,直到上床睡覺。
       等等,這樣的生活,是不是少了什麼呢?沒錯,就是大多數人只要一忙起來,都會忘記的「運動」!
       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要挪出固定的運動時間是需要「排除萬難」的。根據教育部體育署110年運動現況調查,13歲以上規律運動比例為33.9%,藍領上班族規律運動率僅有21.5%,沒有運動的原因多為沒有時間、工作太累、懶得運動及疫情因素,這樣的運動時數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所建議的時數與強度。除此之外,上班族也容易有久坐的問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也顯示,臺灣人每天平均久坐5.9個小時,有將近50%的人每週身體活動量累計不到150分鐘。
       缺乏身體活動並非僅限於臺灣,事實上,這是屬於全球的趨勢。2018年WHO就曾發布,全球各國有大約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口身體活動量不足。
       雖然說短時間沒有運動,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似乎沒什麼感覺。但是,運動對我們的健康絕非可有可無。長期來說,我們的生活習慣、飲食、作息都會對健康有影響,而運動更是其中至關重要的因子。
       過往有許多研究已經證實,長期適量的運動對於身體健康非常重要,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乳癌與結腸癌的風險,都會隨著運動而降低,也有助於控制體重。此外,運動對於心理健康,無論是紓壓、改善心情、提升自信心都有很大的幫助。也有研究指出,運動不只有助於精神健康狀況,還有助於血液流向大腦、減緩大腦功能下降的幅度。
       相反的,活動量不足的人,容易因為血液循環不順暢,而出現心血管疾病,諸如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肌梗塞、腦中風等都是隱憂;長期運動量不足也可能讓骨骼與肌肉系統缺乏刺激,年紀大就容易出現骨質疏鬆或肌少症。缺乏運動還容易提高糖尿病還有肥胖的風險─這是另外兩個健康的大敵。而最後,運動量不足、新陳代謝緩慢、免疫力低下,也都會增加罹癌的風險。
       那麼,在忙碌的生活中,究竟要有多少運動量才夠呢?
       衛福部國健署建議,一般成人每週要達到150~30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Moderate-intensity Exercise),或者75~150分鐘的「費力身體活動」(High-intensity Exercise);兒童與青少年則建議每天要超過6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這邊的中度身體活動,運動強度大約是在連續進行10分鐘後,會微喘流汗,呼吸心跳比平常快一些,可以講話但不能唱歌的程度;而費力身體活動,則是持續10分鐘後無法對話、呼吸心跳比平常快很多。
       這樣的運動量說多不多,如果每週休息兩天運動五天,分攤下來每天至少要撥出15~30分鐘的時間才夠用。雖然也可以切割成每次10分鐘進行,但萬事起頭難,對於多數日常生活中原本就沒有運動習慣的上班族來說,從頭「培養習慣」,可能會是一大考驗。
       培養習慣有許多訣竅,不需要一蹴可及,可以先透過選擇一個自己偏愛的運動、著手購買衣物與器材開始,然後逐漸增加運動的頻率;更可以與朋友相約,將運動納入社交與友誼互動的一環。再逐漸增加運動的種類與頻率、時數到理想的範圍。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逐漸感受到運動的好處,讓運動不再是個痛苦的行程,而是個協助紓壓、改善心情的生活習慣。
       此外,除了培養固定運動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增進活動量,進行「生活化運動」對於身體健康也有很大的幫助!不管是通勤路上提早一站下車、多走15分鐘的路,抑或是上下樓時選擇走樓梯而非電梯,別小看這些小小的變化,對於增加活動量也都有幫助。而週末時間,相約親朋好友出門踏青、登高望遠或是騎腳踏車享受風景,除了有助於交流感情,也是增加活動量的好方法。
       要活就要動,要活得好更要運動!就讓我們一起動起來吧。

   

參考資料
1.Guthold, R., Stevens, G. A., Riley, L. M., & Bull, F. C. (2020). Global trends in insufficient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adolescents: a pooled analysis of 298 population-based surveys with 1· 6 million participants. 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 4(1), 23-35.
2.Guthold, R., Stevens, G. A., Riley, L. M., & Bull, F. C. (2018). Worldwide trends in insufficient physical activity from 2001 to 2016: a pooled analysis of 358 population-based surveys with 1· 9 million participants.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6(10), e1077-e1086.
3.Yu, F., Vock, D. M., Zhang, L., Salisbury, D., Nelson, N. W., Chow, L. S., ... & Wyman, J. F. (2021). Cognitive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in Alzheimers disease: 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80(1), 233-244.
4.Chekroud, S. R., Gueorguieva, R., Zheutlin, A. B., Paulus, M., Krumholz, H. M., Krystal, J. H., & Chekroud, A. M. (2018).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 in 1· 2 million individuals in the USA between 2011 and 2015: a cross-sectional study. The Lancet Psychiatry, 5(9), 739-746.
5.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身體活動建議量 (hpa.gov.tw)
6.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一般成人 (hpa.gov.tw)
7.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運動強度 (hpa.gov.tw)
8.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生活化運動 (hpa.gov.tw)
9.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民國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