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文章】玩出新視界~從玩具打破孩子的性別框架
發佈日期: 2020-09-30
A小孩說「我想要粉紅色的娃娃」、B小孩說「我想要買藍色的火車」,一般人聽到這樣的對話,常認為A是女生,B是男生。「顏色」和「玩具」所建構出的性別文化意涵是長期且久遠的,並自成風俗習慣。隨著社會潮流與性別意識的抬頭,現今有許多的國際行動都重新反思檢討,當「玩具」不再是「玩具」,而是帶著性別框架時,孩子為了符合大人與文化的「性別期待」,選擇了自己「應該玩」而非「想要玩」的玩具,這個過程不僅影響小孩的身心發展,更增加原適應生活的壓力。
英國自2013年起,發起了「讓書就是書、玩具就是玩具」(Let Books Be Books, Let Toys Be Toys )的行動,推動去除玩具、書籍的性別標籤,呼籲出版社、玩具業者響應。這個行動無非是想讓大眾意識到性別框架會限制孩童的想像力,也會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歧視,更可能扼殺孩子的天賦與潛力。這個活動也說明著若能減少性別因素的影響,孩童在選擇玩具時會更自在,能以自己真正的興趣與能力做為挑選玩具的主因,而選擇一個提升自己成長的玩具。那麼,如何讓孩子在挑選玩具時,可破除性別框架,去除性別刻版印象的思考呢?筆者根據自身的輔導實務經驗提供以下的方向,冀望幫助父母減少小孩對於選擇玩具的性別不安感。
首先,幫孩子建立玩具的中性概念。孩子有時會懷疑,自己是否挑選到適合自己性別的玩具,我們可以先安撫小孩的不安,教育他說「玩具都是中性的,什麼性別都可以玩」讓小孩不被性別刻板印象綁住。再來,請孩子列出想要這個玩具的理由。我們可以詢問小孩,為什麼被這個玩具吸引,請孩子至少給自己2-3個理由,例如:小孩可能回答這個玩具可以操作變型,或是可以組合成一個娃娃等,這時我們便可以加深這個意識到孩子的價值觀上,並告知小孩可以因為好奇與興趣而決定一個玩具,例如:「很好,你喜歡這個玩具是因為它可以組合,雖然一般人可能會覺得它是女生玩的玩具,但你發現這個玩具有好玩的地方,而且你很想玩看看。」這個回饋重要的是讓小孩可以看到除了性別以外的因素,且他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玩具特色,他會因此減輕不安並更有信心下決定選擇這個玩具。最後也是最困難的,就是孩子如何把這個玩具拿到他所屬的生活環境面對這些人事物的眼光與期待。我們能做的是強化孩子選擇玩具的理由,例如別人說「這是女生的玩具耶..」,我們請小孩不要用對抗的語言去否認別人,可以回應的是「其實這個男生也可以玩,它沒有分,而且它好玩的地方是可以組合喔!」這個過程有助於讓孩子能自我肯定的回應別人,也教育了其他的孩子雖然這個玩具具有性別的意涵,但它有其他部份是需要被看到的。
孩子的喜好和性別期待不同時的確會備感壓力。為了避免壓力,孩子經常會很快的做出符合社會期待的行為。但是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孩子做出了與他性別相反的選擇時,我們可以考慮給予孩子一些空間與時間嘗試與理解自己,提供支持與包容,不左右他,而是協助他思考,這可以讓小孩更清楚自己的性別意識,也更能和社會的性別風俗共處。
撰稿:何冠瑩(輔仁大學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
審查:劉語婕(聖約翰科技大學諮商輔導組諮商心理師)
林麗珊(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