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友善的居家環境-顏色的使用
發佈日期: 2020-10-05
65歲以上的長者身體各器官系統已明顯出現老化或功能缺損的情況,因此對環境適應能力也開始下降,隨著年齡增加愈發衰弱,活動減少,在室內的時間更多,為了維持慣有的生活型態,保有自由、獨立及安全的感覺,長者偏好居住在自己熟悉的家裡及社區。另一方面,家對長者而言,有強烈的認知與情感連結,由個人居家環境的觀點看健康促進,近二十年來實證資料顯示,好的居家環境確實有助預防及緩和疾病,因此希望長者活的老活的好,就由良好的居家環境建立開始。
除了健康的長者,衰弱、認知缺損、運動障礙各類慢性病都會阻礙長者執行日常活動。好的居家環境必需在安全的前題下讓長者盡可能完成獨立的生活。為了避免長者傷害發生,國健署已積極推動居家安全,設計長者防跌妙招及居家環境等多項資料提供民眾閱讀。在高齡友善環境的營造中,顏色,是另一項值得重視且簡單易行的項目。
在生活各方面,色彩扮演重要的角色,辨識、區別、命名,而辨識、區別,則有助聯想及記憶,進而影響個人認知與行動。長者的視力隨著年紀增長開始出現退化,如近距離的辨別力下降(老花眼)、水晶體透光度降低(白內障),睫狀肌萎縮,視網膜血管壁變薄、感光及感色細胞退化,視野變小,夜間視線不明,顏色辨別力差,深度判斷力下降,對反射光線敏感等問題,這些都會影響長者的活動、學習、甚至安全。
光與顏色的使用可以避免感覺剝奪,改善情緒,並具有指引的功能,在適當明亮的光線下合適的顏色使用,不僅可令長者心情愉悅,還可增加獨立的功能,並預防事故傷害跌倒。為了營造高齡友善的生活環境,善用顏色對長者的意義,更有助增加獨立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 不同長者的色彩偏好差異很大,環境用物選用長者喜愛的顏色。
- 長者較偏好明亮或是鮮豔的色彩,有助於他們辨識並幫助記憶及聯想。例如可利用生活用品類別與色彩的配對,確認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再利用色彩聯想的方式,減緩長者記憶的負擔,讓他們在找尋物品時,可以更容易找到物品的位置。
- 有邊界及對比的顏色讓長者更容易辨識方向、適應生活、獨立完成工作,有助提升他們自由與尊嚴的感覺。
- 由於水晶體渾濁變黃,會選擇性的吸收藍光,造成老年人對藍色的鑑別能力比對紅、綠色鑑別能力下降更明顯,因此重要元素避免使用藍色。利用色塊區分顏色時,應避免將容易產生辨色障礙之紅、綠、藍等色相鄰。
- 利用顏色進行空間的區隔具有多項功能,例如臥房可以選薰衣草的紫色或藍色,它帶來寧靜的感覺,可以促進長者獲得充份的休息。在餐廳使用溫暖的紅色或是橘黃色等明亮色彩,對於長者有刺激食慾的作用。不同的空間顏色有助於失智長者定位及記住自己所處的地方。
- 使用對比的顏色有助長者,看到物品的輪廓界線,辨識用物,適應生活。
基於以上色彩對長者的功能,長者家居環境色彩安排的改善參考要點如下:
- 衛浴
- 衛浴地面容易潮濕處宜有明顯邊界標示,或是在易濕處採用不同材質及顏色以警示。
- 衛浴地面避免過多花俏之深淺色塊拼接,以免造成地面高低起伏之誤判。
- 衛浴設備之色調選擇應利用色彩明暗之特性,提升目標物件,例如馬桶,面盆之色彩,與牆面之顏色做出區隔,以利清楚辨識物品位置,正確使用。
- 如有門檻,其顏色宜與地面做區隔。
- 餐廳、房間
- 食器與餐墊之顏色搭配宜採對比色,方便長者辨識拿取(如: 筷子、湯匙)。
- 置放於地面之傢俱(例如:桌子、櫃子、座椅等)應與地板顏色區分。
- 必要時桌面鋪上可加強與桌面物件區別之桌巾。
- 公共區域
- 門扇之顏色選擇應與把手、門鎖之顏色做區隔,把手位置宜安裝至明顯可見的地方。
- 出入口處如果無法維持平坦,有高低落差,應加深邊界顏色。
- 梯級鼻端標示出與梯級踏面對比鮮明之邊界線,色彩採容易辨識不複雜的設計
- 燈光開關、插座面板採與牆面對比分明之顏色,方便尋找與使用。
- 光線
- 室內採用間接光,利用避免光源直射眼睛的燈具,可柔和化空間。LED燈泡雖省電,但容易有眩光,選擇可避免眩光的LED燈泡。
- 室內光線明亮度,以白光(LED)燈或日光燈照明為佳,流明500勒克斯,黃光視覺感差。
- 通路走廊之燈光配置,亮度適宜,流明150勒克斯以上。
- 燈光控制可採可調控式照明,以增加舒適度。
- 在需要指示方向時,可針對環境情況部分照明設計引入局部光源,而進行導引,例如走道感應燈。
- 空間轉換時若光源明暗不均,會讓長者產生困擾,確保長者居家活動的空間亮度一致。
若無法改造固有的環境,則透過簡單材料,利用光與色彩規畫配置中家具家飾,有助增加長者的安全感及獨立性有助其生理功能,住在喜歡及明亮的色彩空間亦有助提升長者的心理健康,達到預防及延緩失能在地老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