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ous

串起左鄰右舍愛的行動 讓台灣成為全球最關懷友善的國度

發佈日期: 2019-09-01


串起左鄰右舍愛的行動 讓台灣成為全球最關懷友善的國度

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世界安寧日」,世界安寧療護聯盟(Worldwide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Alliance)今年訂定的主題為「緩和療護:我的照護,我的舒適(Palliative Care: it's "My Care, My Comfort.)」,將有超過70個國家共同為安寧療護發聲。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根據109年上半年內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數15.6%;國發會更預估,65歲以上老年人比率達20%以上的超高齡社會,將在115年提早到來,對國內的醫療資源將是沉重負擔。且大部分的人一生中,只有5%的時間獲得醫療專業人員照護,95%可能是醫療照護系統無法觸及,政府將面對不久之後的超高齡社會,關懷友善社區推動必須要超前佈署。王英偉署長近3年來帶領推動安寧第三波運動-「關懷友善社區Compassionate Communities,台灣簡稱ComCom)」,就是響應世界安寧療護聯盟今年提出「保障照顧者及家人能得到最佳照護與舒適的支持」倡議的前瞻性作法。

為超高齡社會超前部署 串連縣市衛生局所、社區、學校、醫院及宗教領導者
    國民健康署10月8日與財團法人基督教史懷哲宣道會、財團法人佛教蓮花基金會及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共同合作,連結縣市衛生局所、社區、學校與醫院等單位,一同舉辦關懷友善社區倡議記者會。在記者會首映3分鐘的「您好,鄰好」社區互助的紀錄片中,呈現基隆市恩惠全人關懷協會在住民間推動的「互助」與新竹市湳中里落實的「陪伴」,完整版紀錄片還包括屏東縣榮華國小營造「青銀共融」的做法,希望藉由影片中鄰里間的互助與從小的生命教育,看到社區互助在家安老的能量,喚起全民的共同響應。

開發本土版工具 開展關懷友善社區的版圖    
    國民健康署舉辦國際關懷友善社區的讀書會,邀集專家學者發展工具包、推動手冊、宣傳單張,透過生命教育徵選競賽及全國桌遊志工培訓與宣導活動,並結合本土布袋戲、手工藝術等長者的文化背景,啟動3年(106-108年)的推動專案,應用賦權模式(教育和培訓、參與、資源、支援網路),針對臨床工作者、感興趣的照顧者和志願者從他們的環境中,希望創建「關懷友善社區」。目前已有126個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及28個非政府組織,舉辦社區的教育和活動,積極推動及宣導「關懷友善社區」的理念。

啟動關懷友善社區  國際知名專家來台交  
    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分享他在106年受梵諦岡宗座生命學院(Pontifical Academy for Life)之邀,參與「世界宗教共同制訂老人緩和醫療的核心定義」研討會,首次聽聞「關懷城市(Compassionate City)」,當時就立下心願,希望能藉由關懷友善社區/城市推動,替臺灣打造更全面的高齡友善環境。同年(106年)邀請提出關懷友善社區理論與實務做法的國際大師卡拉漢教授(Allan Kellehear)來台演講,並引導國內醫療機構、社區與民間團體開始推動關懷友善社區,108年邀請加拿大Pallium Canada組織關懷友善社區全國總領袖邦妮湯普金(Bonnie Tompkins)到台灣,走訪北東南等地進行實務工作坊,與國內各推動社區團體、縣市衛生局所交流。同年(108年)並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及其邀請的公共衛生與安寧緩和照護國際組織PHPCI(Public Health Palliative Care International)副主席Julian Abel,共商「台灣未來ComCom發展高峰會議」,希望創造社區長者更多的「關愛、歡笑與友情(Love, Laughter & Friendship)」。

政府與民間團體  合力深耕關懷友善社
    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李克勉主教及與財團法人基督教史懷哲宣道會邱董事長仲?帶領,深入各社區扎根,讓各社區間自己找到社區聯絡人、醫療聯絡人、巷弄聯絡人,掌握社區資源,協助社區民眾健康與發展互助的機制,透過每個月辦理各社區的活動,從中了解鄰里的需要,發現鄰里居民的天分,發揮長者的價值。提供以下城社區為例,陳英明藝術家,3年前因篩檢確診大腸癌,在醫院治療期間的手工藝課程中發現自己的天分,開始做手工藝品並認證成為藝術家,於社區中教導長者及孩童編織成各種創意作品,傳遞資源再利用的環保理念,活出長者生命的價值。
    財團法人佛教蓮花基金會黃宗正董事長的率領,辦理社區活躍老化關懷學習活動、國高中校園悲傷關懷講座、生命故事書寫帶領人培訓、關懷社區宣導暨資源活化座談會老幼共學,愛與關懷活動機構團體網絡夥伴關係研習及喪寵輔導講座,團隊找尋關懷友善社區、學校與宗教等模範據點及重要元素,規劃製作成各類推動模式的行動手冊,讓其他社區模仿其元素,針對不同的社區發展適合自己的互助模式。

心動、行動、全民運動
    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透過鄰居間協助失智、重症及喪偶長者及家屬換燈泡、整理家務、陪同過馬路、看病、買菜、喪偶的安慰等,平常人看來只是一件小事,但這些小小的善舉在「被關懷者」眼裡就像雪中送炭,令人感到溫暖。希望透過這次的倡議,發現社區每一個人的天分,讓人人奉獻小小燭光的關懷,給社會注入大大愛的力量,讓大家因心動而產生更多社區愛的行動,形成全民運動,讓台灣成為全球最關懷友善的國度。

延伸閱讀:
【慈悲關懷社區新聞稿】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3804&pid=11224
【關懷城市工作坊新聞稿】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137&pid=7918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