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商的障眼法
發佈日期: 2019-08-19
號稱「Juul實驗室」,是目前紅得發紫的電子煙,更讓人擔憂是,美國名牌菸品公司投資Juul 35%的股份。
Juul公司賺進數十億美金之後又與大菸草公司合作,現在Juul公司竟然將號稱是公共衛生的鬥士。Juul並不是第一間想要粉飾自己的公司,Facebook一開始只是Harvard的學生想要設計一套軟體來評估同學們的吸引力,現在卻變成人類交友發展與世界連結的管道,Uber一開始也是科技業者希望用豪華轎車載客戶奔馳於舊金山,現在卻變成一般民眾都能使用且負擔得起的交通運輸方式。
從Juul的例子來看,他們本身的行銷手法就是以人們如何來看待他們為主要核心標準,因為許多消費者、投資者及科技業者都會避免接觸對未成年有害的公司,若是一開始就相信Juul公司有高貴的反菸情操,就可能去原諒他們。
但是有太多的證據指出Juul公司並沒有那麼認真重視民眾的健康。
Juul公司用各種傳統的手段要來抵抗法律的監控與管制,而不是去改變他們自己的行為,這是過去菸商們典型的做法。Juul公司最近企圖去改變他們的形象,讓人們不得不去懷疑他們希望讓吸菸者戒菸的想法。
Juul公司希望你認為青少年會去使用他們的產品完全是一場意外,因為他們宣稱他們的產品只是要給成人吸菸者使用的,且一方面他們從菸商那邊拿了幾十億美金,並宣稱他們一直都是將健康擺在獲利之前。
這些都只是Juul公司的障眼法!
Juul’s Convenient Smoke Screen. (Jan 11, 2019, The 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