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代了還鴉片戰爭(自由時報)
發佈日期: 2013-03-26
執政黨醞釀調漲菸品健康福利捐,黨籍立委、官員與反菸團體對此進行討論後,國民健康局長在出席記者會時表示:「鴉片戰爭沒有停止」。
菸價是不是應該調漲,或是應以稅或捐的形式進行,結果上可以通過經濟學、財政學、公共政策分析,甚至從法學角度評估稅捐額度的比例原則,惟最不可取的是,執政者將香菸與鴉片相比的引喻失當,將公共政策的決定過程激化成意識形態的對立。
香菸的消費是一種個人決定,而這種消費的被允許,很重要的理由之一是,香菸或者各種以菸草為原料的商品,並不等同於刑法中被禁止的毒品與麻醉藥品,其與近代已被歸類為管制品的鴉片大不相同。雖然抽菸會對個人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但一個成年人仍可基於自己的理性判斷與自由意志,選擇是否消費香菸。
政府以保護國民健康的理由,希望以提高價格的方式,來抑止香菸的消費量,縱有經濟理論的分析當基礎,也契合世界立法潮流,但一句「鴉片戰爭沒有停止」,則是以道德標準將抽菸者與非抽菸者切割,將菸品消費者敵人化,比起「反毒」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菸草作物做為全球性的經濟商品,在世界貿易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菸草工業與反菸團體共存於體制之中,透過各種運作方式,成就自己的理念或贏得財富,兩者之間不存在跟戰爭一樣你死我活的廝殺。再者,執政者恣意以自己的價值偏好「開戰」,類似的對立,可能被擴大到不同的領域中:不飲酒者非難飲酒者是意外的根源,極端的有機食品支持者怪罪非有機食品的消費者造成環境污染等。如此般的黨同伐異,那我們還需要民主政治做什麼?
透過政策手段促進國民健康是能夠被理解的,執政者同時卻也必須自制,請在決策過程中避免歧視與敵意,以及「打一場戰爭」式的英雄主義心態。(作者為研究人員,現居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