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果、奶茶杯的甜蜜陷阱 - 認識電子煙的數位行銷策略

發佈日期: 2025-09-01


作者: 文化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副教授/柯舜智


糖果、奶茶杯的甜蜜陷阱 - 認識電子煙的數位行銷策略

       隨著全球反菸運動與拒抽二手菸風潮,民眾對於抽菸的健康危害,產生風險意識。此時,標榜可以取代傳統紙菸、減少吸菸危害的電子煙,快速崛起。電子煙被業者包裝成安全、健康且新潮的戒菸神器,吸引大量年輕族群的喜愛,甚至成為青少年之間的流行象徵。

       然而民眾不知道的是,許多研究報告已指出,大部分電子煙含有尼古丁及複雜的化學物質,不僅容易引發成癮問題,也影響使用者的大腦與肺部發展。電子煙添加的煙油含有數十種致癌物質,危害健康的實證研究越來越多,電子煙不僅沒有輔助戒菸的效果,反易產生抽菸成癮的入門效應,許多國家因此立法禁止電子煙。

       我國也在112年3月22日菸害防制法新法施行後,已全面禁止電子煙的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廣告與使用;政府也展開強力執法,密集取締實體店,也加強網路監測,希望達到全面禁止電子煙的目的。

       然而不論是社群媒體或網路購物平台,仍可見電子煙的資訊。國健署的統計發現,112年查獲違法的電子煙案件90%集中在 FacebookInstagram、露天拍賣等數位平台。相較實體店容易被取締,電子煙在浩瀚的網路相對隱密,加上數位行銷策略的應用,成為世界各國管理的難題。

       本研究團隊長期監測電子煙在網路上的傳播情形,發現業者善用數位媒體虛實整合與多變的行銷手法,在網路上設下重重陷阱誘惑消費者,以下歸納幾種常見招術,希望大家慎思明辨、提高警覺。

★ 改名換姓,更名為果汁、糖果誤導認知

       為了規避政府的監測,網路上不會直白的使用「電子煙、煙油、霧化器、菸彈」等一看即知是電子煙的名詞,而是改名換姓稱為電子糖果、電子果汁、維他命棒等。電子煙的品牌則命名為悅刻、RelaxRELX、鯊克、魔笛、柚子、太空狗、奶茶杯、北極鹽、CISOO、廚師佳釀等與電子煙完全無關的名稱;電子煙的型號則變成Calibum咖哩棒、石中劍、ZEUS宙斯、酪梨寶寶、ONEO奧尼奧等。另有甜蜜的簡稱,如成人糖果、成人果汁軟糖、S糖、R糖、H糖、6000口、20000口等,這些名詞是普遍的日常生活用詞,中立無害,藉此誤導民眾的認知。

★ 以水果花草及鮮活圖片,包裝成健康自然的產品

       電子煙的口味多元,大多以水果系列(芒果、草莓、水蜜桃等)與花草系列(玫瑰、茉莉、薄荷等)為主,輔以色彩鮮艷與大自然清新風格的照片,將電子煙包裝成健康自然的產品,降低消費者對危害身體的風險警覺性。

KOL跨平台傳播與演算法的精準投放 

       自媒體時代,電子煙業者在不同平台創製帳號,靈活應用Facebook的社團粉專、YouTube的影音短片、Instagram的圖片文字,跨平台傳播電子煙的開箱分享、政策討論等內容。也透過與網紅合作,藉由科技風格、使用體驗、時尚造型等影音圖片,將電子煙形塑為「流行的生活配件」,鼓勵大家擁有。這些圖文影音素材,透過平台的演算法,精準投放給電子煙的目標對象,達到跨平台最大化行銷效果。

★ 線上線下虛實整合,銷售無死角

       前面所述及的包裝與行銷手法,無非是為了改變大家對電子煙危害健康的認知,進而形成電子煙是美好自然且時尚流行的錯誤態度,最終促成購買使用的行為。網路的便利性讓消費者可以在網路上完成購買,也同時引導到實體商店體驗與消費,線上線下整合,互相導流,營造便利友善且即時互動的消費情境。112年開始,網路平台業者加強電子煙違法內容的下架機制,讓業者紛紛自架網站,且將IP放置於海外,躲避政府監理及提高偵辦難度。

       數位時代,網路平台成為電子煙最佳的行銷場域,但錯誤訊息滿天飛,意味著我們對電子煙危害身心的察覺,需要投入更多的關注。特別是身心未臻成熟的青少年,家長及學校應努力提升媒體內容辨識與反思的能力;網路平台業者更應發揮社群守門機制,主動審核刪除違法內容,斷開電子煙的危害,共創美好的生活環境。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