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ous

推動身心障礙者權益的腳步永不停歇

發佈日期: 2021-02-17

收藏

作者: 衛生福利部衛福季刊


推動身心障礙者權益的腳步永不停歇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文賓專訪 作者:衛福季刊- 文/林怡慧

在同一個公司行號,你可以待在這裡工作多久時間?可能5年、或許10年,而伊甸基金會執行長林文賓在伊甸基金會一待就是27年,從應徵時的儲備幹部走到現任執行長的位置,始終秉持服務弱勢的精神,推動身心障礙者的權益不遺餘力。
踏入伊甸基金會 開始三賺人生
國小六年級在工廠發生意外,導致右手臂全斷的身體障礙,或許會讓許多第一次見到林文賓的人,覺得身心障礙者投入身心障礙權益推動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大學畢業之前,林文賓從沒接觸過身心障礙團體,對伊甸基金會創辦人劉俠的認識,也僅來自於國中課本裡的文章,和她爭取身心障礙權益的相關新聞。「你本身是身心障礙者,但你瞭解身障團體在做的事情嗎?」畢業求職前,同學的一句話提醒了林文賓,適逢伊甸基金會在徵儲備主管,抱著釋疑的心情主動投遞履歷,沒想到就此踏上身心障礙權益推動之路。
林文賓回憶初入伊甸基金會時,創辦人之一陳俊良董事與他們分享的一段話,「人生在社會上,可以賺三件事情,一是賺人、二是賺錢,三是賺意義。在非營利組織中,雖然賺不到人跟錢,但是可以賺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這一席話顛覆了林文賓當時對工作的想法,加上當時看到許多有學歷和理想的朋友投身伊甸基金會,心想既然社福環境缺人又缺錢,那就抱著當兵回饋社會的心情來做,而這一投入,就過了近半甲子的時間。林文賓笑著說,雖然無法賺到錢,但他真正開始為伊甸基金會著想,卻是從「賺錢」這個念頭開始。「我深知任何機構、組織的運作都需要經費,因此志願加入義賣事業部,去學校賣卡片,參與卡片製作,也籌辦義賣活動。」由此開始,爾後林文賓陸續接觸到庇護工場、復康巴士交通服務、資源發展等業務內容,全心投入伊甸基金會全人關懷、身心障礙權益推動的工作。
倡議無障礙環境 推動復康巴士
能否方便地「移動」對障礙者來說非常重要,除了拉近障礙者與人群接觸的距離,也增加障礙者從事社會參與的機會,而交通工具的缺乏,可能會讓障礙者連跨出家門都成為奢望。林文賓表示,會意識到無障礙移動的重要性,是在服務弱勢的過程中瞭解不同障別者的需求,在透過跨國經驗的交流,也進而思考障礙者如何才被社會環境接納、融合的問題。

現在各縣市隨處可見的「復康巴士」,已是障礙者外出移動的最佳夥伴。然而早年臺灣並沒有復康巴士的服務,伊甸基金會引進香港的經驗,開始評估推展復康巴士計畫並積極倡議,從北到南不斷與各縣市政府及企業溝通,希望能讓復康巴士的服務,跨出大臺北地區,解決障礙者的行動需求。林文賓談起那段沒有高鐵可以快速移動的日子,一出門就是三四天不能回家,常常一個禮拜沒有休息南北奔波。但他想到在醫院急診室門口,許多長輩是被人用抱、用扛的方式移動下車,不禁感慨,如果換成是自己,願意以這樣的方式被對待嗎?林文賓說,復康巴士的服務,成功讓障礙者找回自主且有尊嚴的生活,專業性和安全性更高,出車趟次經常供不應求。

復康巴士的安全規格訂定與成功營運之後,政府進一步思考全面性改善無障礙環境,包括在大眾運輸系統部分,提供低地板公車、車站的站台與車體平行對接、捷運無障礙設施,以及獎勵業者營運無障礙計程車等。林文賓表示,相較亞洲其他國家,臺灣在障礙者移動及無障礙環境的政策與建設更為先進,例如近期交通部為解決偏鄉公共運輸資源匱乏問題,預告將修法放寬偏鄉白牌車投入無障礙接送,讓當地長者、障礙者、學生等需求者,可以順利就醫、就學、就業、就養,實是一件福音。
籲建立系統制度 讓經驗與知識傳承
為讓社會福利服務能正常運作,不因人事異動而中斷,伊甸基金會同仁都具有「救火」的能力,逼自己在最短時間內進入狀況處理事情。然而一旦管理系統不足,這樣的運作模式很容易造成經驗及知識跟著人走,無法留在組織中傳承下去。林文賓表示,社會福利服務的提供,背後有一連串環環相扣的機制,但是非營利組織的資源有限,很難事先撥出資金投資管理系統建置,想要提升社會福利服務的效益,政府必須體認到這些困難,進而協助非營利組織建立基礎必要的工作系統。

問林文賓在伊甸基金會執行業務過程的辛苦為何,他認為對應各地方政府的行政文件要求不同,社會福利服務工作者得投注大量心力在處理行政作業,耗費的時間心力不亞於直接服務,對於這種反客為主的傾向,有深刻的無力感。林文賓苦笑著說,「若能更優化、精簡整合各縣市政府的行政作業要求與流程,讓社工心無旁騖投入服務,就是體貼我們的最好方式。」

平等不歧視 用不同觀點主張身心障礙者人權
臺灣領有身障手冊的人數約119萬人,占總人口5%左右,但從各國身障人數占總人口15%的國際資料來看,實際障礙者人數應不僅於此,加上邁向超高齡社會,未來因體能衰弱而成為障礙者的人數勢必增加。林文賓認為,如何因應不同類別、年齡的障礙者,提供不同的需求服務,讓障礙者可以跟非障礙者一樣,在社會上得到相同的機會,將是身心障礙權益推動的一大目標。

談到身心障礙者的權益推動,林文賓指出,21世紀第一個聯合國人權公約《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簡稱CRPD),已在2014年完成國內法化。CRPD所主張的身心障礙者人權與過去慈善福利的觀點不同,它規範了國家對身心障礙者的責任,強調障礙者與非障礙者在平等的基礎上充分有效參與社會事務,並得到同等的機會。林文賓舉國際案例說明,奧地利一名以輕軌電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視障者,因新線路未配置語音廣播系統而無法獲得班次資訊,屢屢向電車公司溝通未果,最後向聯合國CRPD委員會提告;經審議,判定奧地利在輕軌電車軌道上沒有安裝語音廣播系統,導致提告人無法實現與他人平等獲得信息,已違反CRPD第五條平等與不歧視原則。由此可見,CRPD要求的是更深層而細緻的政策與行動。臺灣已於2017年完成第一次CRPD國家報告審查,共有674條法規確認需要調整,正反映出身心障礙者享有這些不可被剝奪的權益。

林文賓欣慰地說,過去講慈善,是行有餘力才給予的殘補式福利,但CRPD的主張的身心障礙平權,是不受侵犯、不容犧牲也不應委屈配合的基本人權,以人為主體,以環境為支持,讓身心障礙者能在平等不歧視的狀態下,充分參與社會事務;伊甸基金會創辦以來每天都在努力實踐的主張,終於獲得重視。林文賓認為,臺灣在CRPD的推動與落實上,仍有許多結構問題需要處理,如何以整體宏觀的思維,中央地方跨部門溝通合作的方式,來面對身心障礙者權益推動,也將是未來一大課題。
整體社會觀感的改變
根據伊甸基金會2020年做的「身障家庭支持者心聲調查」,發現約有三成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的身心障礙家屬在近一年外出從事各項活動時,有遭遇歧視對待的經驗。林文賓表示,這「三成」的不足,代表我們對身心障礙者友善程度的進步空間。他回憶,伊甸基金會成立之初,整個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認同程度不高,因此談的是「拆牆」,拆社會的牆、人心的牆、環境的牆;到了現在,可以明顯感受到周遭環境對身心障礙者歧視、拒絕、排斥性的語言變少了,也看到許多身心障礙者活出精彩人生。他認為,現在臺灣對身心障礙者的支持,從早期的「有沒有」、「夠不夠」,已經來到「品質」與「滲透率」的階段,無障礙設施的品質好不好,是否能讓城市與鄉鎮獲得同等質量與數量的社會福利服務,都是持續要努力的事情。

林文賓說,伊甸基金會1982年成立,在創辦人劉俠及社福界先輩的帶領下,從上街頭為身心障礙者發聲,到如今進入非營利事業的營運管理模式,一直以來,都是以全人關懷的角度,促進身心障礙平權、融合社會的實踐,並且從臺灣跨入國際;伊甸基金會將持續與臺灣社會溝通、提供服務,也保持與國內外各地障礙團體互動,將臺灣公私部門協力、身心障礙倡權的經驗分享出去,而這也是種另類外交。

*相信每個不一樣,一起成就大力量*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