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ous

台灣安寧緩和療護政策白皮書

發佈日期: 2021-06-11


作者: 國家衛生研究院

  自 2018 年 3 月起國衛院邀集國內安寧緩和療護跨領域專家學者,檢視台灣安寧緩和療 護發展現況,盤點國內相關療護資源之可近性與可及性,並參考先進國家發展趨勢,融合華 人文化善終理念,經過反覆討論整理,凝聚共識,完成「台灣安寧緩和療護政策白皮書」(簡稱白皮書)。

  本白皮書之精神乃根據國際安寧緩和療護發展趨勢與理念,強調安寧緩和療護涵蓋的對 象應該不分疾病、年齡、與病程。據此,本白皮書提出三大願景,表達政策立場,做為此後 台灣各界推行安寧緩和療護之依據,按照各願景的內容,逐項訂立發展目標,擬定政策推行 之具體策略,以推廣善生與善終之理念,優化安寧緩和療護之效能,協助所有具相關需求之 病人及其家庭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本白皮書所提出之三個願景分別為:

尊重個人獨特性與價值觀,所有人皆有機會善生與善終

  強調提升生命與死亡識能 之公民意識,鼓勵醫病溝通坦誠對話,重視賦權與意願之表達,注意文化適切性的照護,落 實不分種族性別,每個人都重要的理念,而且要求資訊必須透明化,讓所有人均有公平獲得 照護的機會。

提供整合性的五全療護,讓舒適與照護品質最佳化。

  這個願景強調的重點在於關注 各種形式的受苦與源由,熟練評估和控制症狀,改善獲取症狀控制藥物之可及性,提供以人 為本,以家庭為中心,並以病人最大福祉為考量之完整性照護。另外,國家亦應建構無縫接 軌的持續性照護系統,重視早期緩和療護之需求評估與介入,強化復健性緩和療護,健全照 護品質監測與反饋改善機制,並發展以實證為基礎之臨床照護指引,強調跨專業團隊合作, 與開發友善關懷、哀傷撫慰和具復原力的社區。

確保療護團隊的專業知識、態度與技能,提供跨團隊的協調性療護。

  要提高安寧緩 和療護之品質,必須融入專業養成教育與銜接繼續教育,各層級醫療人員皆必須有能力療護 末期病人,具備倫理與法律意識,做好照顧者之培訓,營造具支持和復原力的組織和專業環 境,支持專業人員可持續提供人性化照護。此外,整合各層級療護體系之全面性響應,共享 ii 紀錄,明確界定各層面照護者的角色和責任,運用智慧醫療科技輔助照護,並強化領導階層 的角色。

  本白皮書除了提出未來我國對於安寧緩和療護的願景之外,也針對現行的法章政策與臨 床執行之良莠現象提出檢討,並針對未來發展規劃政策建言。我們知道政策的擬定與體系的 建置,必須經過多次互動反饋與修正,才能形成共識,完備健全運作的永續發展。因此,就 每個發展目標,我們目前只規劃一個前瞻性方向,而其具體目標,則有賴未來各方先進在實 際運作與反覆討論過程中,逐項確定,並恪遵完成。

  台灣安寧緩和療護理念自 1980 年代萌芽開始,已有傲人成效,臨床安寧緩和療護由癌末 擴展到十大疾病、由醫院走向社區,台灣安寧緩和療護倡議也成為推廣善終理想之社會運動。 2015 年經濟學人智庫進行的臨終病人「死亡品質」調查,台灣在 80 個受評比國家中名列第 6、亞洲第 1,這項成績足以表彰台灣在安寧緩和療護領域的努力與成就。然而,如要進一步 提升病人死亡品質,我們尚有許多改善空間,從政策擬定到臨床照護品質提升,亟需凝聚各 界共識,擘劃一套全國共同努力的藍圖,這也是制定本白皮書的初衷。

  未來台灣安寧緩和療護發展必須「不分疾病、不分年齡、不分地區、疾病全程以及病人離 世後的家屬悲傷關懷」,只要病人或家屬需要,即可接受安寧緩和療護。本白皮書的完成代表 一個全民的期待,希望此後以國家政策領航第三波安寧緩和療護運動,持續推展老人、兒童 等全齡人口緩和療護,且及早介入,普及發展社區與長照安寧,不分族群,所有人皆有機會 獲得高品質緩和療護,並建立慈悲關懷友善城市,協助病人善終,讓家屬亦能順利地經過照 顧末期病人與其善別及善生,確保緩和療護服務品質。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