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ous

日頭赤炎炎!戶外工作4招預防熱傷害

發佈日期: 2020-07-02


health=戶外工作愛注意
根據中央氣象局天氣預報,未來1週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易處於高溫溼熱環境,營建業、漁業、農業、運動員等戶外工作者經常得在豔陽下工作、活動,所處高溫環境中溼度增加,會影響身體流汗功能,排汗散熱的效果也會降低,如果沒有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可能進而引發中暑、熱衰竭。

針對辛苦的戶外工作者,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事業單位可利用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設置的熱危害預警行動資訊網(https://hiosha.osha.gov.tw/content/info/index.aspx)查詢所處地點的熱危害風險等級,並依照以下預防熱傷害4招,視天候狀況採取預防措施:

一、適時補充水分

  • 在炎熱的環境中,不論活動程度為何,都應隨時喝水,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
  • 注意尿量及顏色。若尿量減少、顏色變深,表示體內水分不足。
  • 避免飲用酒類飲品。

二、注意作業環境的溫度、濕度與身邊夥伴狀況

  • 隨時關注氣象及氣溫濕度的變化。
  • 注意作業時間,戶外工作避開中午太陽直曬的時段。
  • 作業環境提供遮陽、採用隔熱與通風設備,並營造涼爽的休息場所。
  • 避免密閉環境,並保持空氣流通。
  • 在酷熱的時段採取輪班制度,儘可能增加休息時間與頻率,並隨時注意身邊夥伴狀況。

三、做好個人防曬措施

  • 作業服儘量以穿著寬鬆、透氣而顏色較淡的衣服。
  • 作好防曬措施,戴遮陽又通風的帽子及太陽眼鏡。
  • 盡量避免在炎熱的陽光下或高溫鍋爐旁長時間暴露。

四、注意個人健康狀態

  • 有慢性疾病者,應注意是否適合高溫或高濕的工作環境。
  • 從事高溫或高濕度環境之作業者,應進行職前與定期的身體健康檢查。
  • 強化自我健康意識,了解熱傷害的症狀。
  • 熟悉熱傷害通報及緊急處理方式。
  • 注意使用可能會誘發中暑之藥物,包括增加產熱(如甲狀腺素)、或增加水分流失(如利尿劑)等之藥品。

國民健康署提醒您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飲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若體溫持續上升、嘔吐、或意識持續不清,請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隨時關心自己及身邊夥伴狀況,共同預防熱傷害~

【延伸閱讀】

  1. 熱傷害自我保護懶人包
  2. 熱傷害別來 急救5步驟懶人包
  3. 高溫?熱傷害?你需要知道的事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