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性別─性別不是只有分男生、女生
發佈日期: 2022-04-25
作者: 婦幼健康組
揮別非男即女的性別選項
近年來,你是否發現在不少需要填寫個人資料的場合(如:問卷調查、商品會員服務等),「性別」的欄位已不再像過往僅有男性或女性的制式選項,而是出現「生理性別:□男性 □女性」,或是「性別:□男性 □女性 □其他」等不同方式呈現,這些轉變都與現今性別概念的拓展有關。
多元性別兩三事
多元性別除了可以指涉LGBTI(Lesbian女同性戀、Gay男同性戀、Bisexual雙性戀、Transgender跨性別者、Intersex雙性人之字首組合)或LGBTQ(Q為Queers酷兒之字首),也可以透過以下概念來認識「性別」多面向的意涵。
1.生理性別(Sex):生理性別指的是一個人在生物學上屬於男性或女性,以基因性別(染色體是XY、XX或其他組合,或荷爾蒙相關的性別特徵)和解剖性別(指生理構造上的性別,具備的內外生殖器種類)來判定;而雙性人則因出生兼具男女兩種生理構造。
2.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指個人對自我歸屬性別的自我認知與接受,亦即內在認為自己是男性或女性的感覺。跨性別者即是指性別認同因與生理性別不同者(如:自我之性別認同為女性,但生理特徵為男性者)。
3.社會性別(Gender):社會性別伴隨著生理性別出現,但不同於生理性別根源於生物學,社會性別因受到社會文化建構而有不同的可能性,且即使在同樣的社會文化脈絡下,亦存在個體差異,例如對於性別氣質、性別角色的詮釋。
(1)性別氣質(Gender expression):或稱性別表達,指個人外在表現的性別特質,例如:陰柔或陽剛的特質。
(2)性別角色(Gender role):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大辭書,性別角色是指每個社會所賦予男女性的行為標準或模式,包括言行舉止、服裝飾物,以及態度、觀念、權利慾、責任感等;但心理上的性別角色卻是社會文化中的倫理、道德、風俗、傳統等因素造成的。威廉.亞伯(William L. Yarber)與芭芭拉.薩雅德(Barbara W. Sayad)在《性的解析——美國大學性教育講義(1):身體、性別與各年齡層的性》一書中,也提及性別角色是指不同性別下的特定文化族群之態度、行為、權利和義務。年齡、種族與其他各式各樣的因素,會進一步定義或影響性別角色的上述內涵。像是「父系社會」對於性別角色的詮釋,與「母系社會」的詮釋方式會有所不同。
「社會性別角色」(gender role)正逐漸取代「生理性別角色」(sex role)的用法,將生理性別與行為做僵化的連結易產生的性別刻板印象,例如過往所謂「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即是一種性別角色刻板化的模式。
4.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或稱性取向:指的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在情感(精神面)與性慾(生理面)產生喜歡的感覺或是性的吸引力,與自己相同性別的人間互相吸引是同性戀,和不同性別的人有吸引力是異性戀,和兩種性別的人都有吸引力稱為雙性戀,對任何性別均不感興趣則為無性戀。
以「人」為本看待性別
近年來以性別為議題的戲劇作品本不勝枚舉,如:2014年《The Imitation Game》(臺譯《模仿遊戲》)、2015年《The Danish Girl》(臺譯《丹麥女孩》)與臺灣電影《阿莉芙》、2016年《大叔的愛》系列日本電視劇、2020年臺灣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等等,作品多從不同角度探討性別議題,也顯現現代社會的性別不再是二元向度,而是更多元的概念。
從與「性別」相關的不同名詞認識,你是否已跳脫性別二元的思考了呢?由不同的性別概念切入,你會發現能交織產生對一個人不同的詮釋與註解。若只專注執著於一個人的性別特質(不論是性別認同、性別氣質或性傾向),而忽略了人際互動其實整體包含了與「這個人」的個性、才華、興趣、能力等交流,著實是件可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