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ous

關懷友善社區國內資源

發佈日期: 2021-06-11


作者: 安寧資源中心

台灣癌症基金會

  體認到社會大眾在渴求健康及恐懼癌症之際,卻不知如何有效地維護健康來預防癌症,於是結合民間及醫界的力量外,本會更獲得醫學專業組織,如「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及「國家衛生研究院」充沛醫師群的協助及支持,為推廣國人防癌觀念、提昇防癌醫學研究及促進全民健康而努力。「推廣全民防癌教育;促進癌症研究發展;推動癌症防治相關政策;提高癌症治療水準;落實癌友關懷服務」為其宗旨與目標。

蓮花基金會

  有鑑於末期病人在醫院得不到適切照顧,嚴重影響善終品質抱憾而終,以致生死兩不安;一群學佛的醫事人員、教界法師、學者及志工朋友,為喚起各界對重症末期病人的支持與關懷,乃於1994年成立了「財團法人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簡稱:蓮花基金會),期盼推動人性化的醫療服務,用愛與諄種來幫助末期病人及家屬,無憾且泰然走過生死大關。

四大服務:生命教育/悲傷關懷/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安寧緩和。

台灣失智症協會

  本創辦於2002年9月15日,2005年起代表台灣成為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正式會員。台灣失智症協會成立以來積極發展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屬之多元服務,提供失智症患者及家屬全面的關懷與照顧,更聯合全台各失智症相關團體,推動失智症照護政策、倡導失智症預防。

  在人口快速老化的台灣,失智症將成為全民未來沉重的負擔。台灣失智症協會期待結合家屬及各專業力量,和全體國民共同推動失智症預防、治療及照護工作,提昇失智者及其家屬之生活品質。

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台灣第一家安寧病房於1990年2月誕生,基於台灣癌症病人年年增加,亟需推動以安寧療護的理念服務癌末病人,落實生死兩無憾的臨終關懷,1990年12月,馬偕紀念社會事業基金會(簡稱馬偕基金會)與台灣基督教長老雙連教會共同發起成立「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安寧照顧基金會」(2007年更名為「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目標:發展與協助全國性急重症單位推廣安寧療護/協助資源不足地區推廣並落實/生命教育與安寧療護之宣導,並落實老年族群之宣導與服務/拓展本會資訊服務中心/加強與安寧相關學會、協會、基金會分工合作,不僅觀念和作法;須與時俱進,並與國際接軌,以台灣成為國際安寧領航者自期。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

  本會以結合從事安寧照顧之工作人員,發揚安寧照顧的學術與應用,推展安寧照顧之理念與實踐,分享安寧照顧之心得與精神,並謀求會員間之親睦與合作,及增進國際間安寧照顧團體之聯繫與學術及友誼交流為宗旨。

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

  緣起民國57年的初冬,一群醫學院的年輕學生,因著天主的愛,聚在一起,分享生活,體會生命。當時,他們立下誓言,不僅要藉信仰做自我精神的提昇,更要激勵自己在醫療工作上以「愛」服務他人。從學生時代到畢業、就業、成家這段漫長的歲月中,當初共同追求的理想,漸漸有了一個實際的方向。於是,結合眾人的力量,民國72年成立「財團法人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作為實現理想的園地。

  康泰目前有七大服務:糖尿病童服務組、乳癌防治服務組、健康促進服務組、安寧療護服務組、失智老人服務組、醫療福音傳播組及專案管理部,提供病患與家屬身心靈調適的,一方面提供病患與家屬醫療教育知識與技巧,服務藉由病友聯誼會、家屬聯誼會等支持團體模式協助乳癌病患、糖尿病童以及失智老人家屬互相支持與鼓勵,克服疾病所帶來的身、心、家庭的問題。

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師生於2006年籌備成立「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並於2007年初正式成立,建置以失落議題為主的心靈照護資源網絡,以提升國人對失落關懷的認知,促進各界重視失落悲傷或自我傷害等議題,並培訓國內失落關懷領域的專業人才,以協助失落者走上心靈療癒之途。

病人自主研究中心

  於民國106年成立以推動弱勢族群醫療自主權、善終權及生命教育的公益組織。

  楊玉欣委員長期關懷身心障礙及弱勢議題,因自身罹患罕見疾病,對於弱勢族群失去主體性、難以自主的處境,深刻理解。為此,楊玉欣委員成立「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倡議病人自主理念、推展《病人自主權利法》之落實,並致力彌平社會弱勢族群在健康、醫療、社會保護與生命教育方面的資訊落差與資源不均、破除結構性排除,並督促國家政策的落實。

  期望透過四大服務項目:教育訓練、弱勢服務、大眾宣導、政策研究,增強病人自主權之配套措施、弭平不公平,並啟發社會大眾對病中處境與生死議題的思考與對話。在超高齡社會來臨的當下,集眾人之力引領台灣成為亞洲社會典範。

50+好好

  由天下文化所推出、台灣第一個關注「50代」的新媒體/生活風格社群。

  我們希望服務的族群是「50後」。許多身體過往累積的問題會在這時浮現;這是醫學上的分界線。職場上,面臨即將/已經退休;這是職場上的分界線。家庭上,開始面臨父母的老去、安養照護,太多課題要學習,也讓人思索自己的安養規劃。

  在人生階段中,這也是前所未有的自由時光。我們有了經濟的餘裕,可以享受前半輩子努力下來的成果;我們也擁有了更多時間,可以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看似人生下半場,實則每件事都是起點,有太多問題需要學習、討論。作為「會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不期望兒女會照顧的第一代」。要有理想的老後,要靠自己有意識的規劃!我們希望成為你有意思、有料的老朋友,一路陪伴你。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