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健康署攜手早產兒基金會 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追蹤關懷先驅計畫上路 追好追滿一個都不能少!涵蓋率盼達九成以上

發佈日期: 2017-11-17

收藏


9歲的豆豆去年剛拿下全國跆拳道比賽銀牌,這位跆拳小子其實是一位出生僅1080公克的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在治療過程中曾面臨腦室內三度出血,導致腦傷的威脅。所幸媽媽與醫療團隊堅持不放棄,及配合追蹤檢查服務,至5歲時豆豆的成長發育已追上足月兒,並順利進入小學就讀。

嬰兒出生週數小於37週稱為早產兒,根據105年出生通報資料,出生數為207,837人,其中早產兒有20,307人,佔新生兒比例為9.77%。其中出生體重未滿1500公克即為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佔所有新生兒之0.93%(1,934人)。研究發現,有三成早產兒成長過程中會出現中重度神經動作異常情況,急需掌握黃金治療期。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台灣面臨少子化危機,這群小小主人翁每個都是寶,早產追蹤檢查工作勢在必行!因此政府在鼓勵生育的同時,也要積極照護早產兒,期望透過「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追蹤關懷先驅計畫」,將所有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納入關懷名單,追好追滿並朝百分百的目標邁進。

國健署攜手早產兒基金會 守護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
早產兒是發展遲緩的高危險群,今年國健署首度委託早產兒基金會辦理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追蹤關懷先驅計畫,優先針對極低出生體重(小於1,500公克)早產兒進行個案追蹤關懷服務。本計畫透過出生通報系統資料,聯繫每位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的家長,只要同意被收案者即可接受每月1次之電話關懷追蹤服務,如遇需到宅瞭解協助的個案,則洽請當地衛生局予以協助。預計年底前參考歐美日韓等先進國家之早產兒照護操作方式,以建構國內早產兒追蹤、訪視及關懷服務模式。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陳治平醫師表示基金會自84年起與國內醫院合作(105年有22家合約醫院)進行累積追蹤20,000名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協助他們早期發現早期療育,期待能與同齡孩子擁有同等健康成長的機會,105年追蹤率已近8成。為使每個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都能夠受到關懷及照顧,藉由此先驅計畫,期涵蓋率盼可突破9成。

早產徵兆莫輕忽,預防早產要趁早!
一般而言,大多懷孕的胎兒都是正常的,但仍要注意甚麼是早產徵兆?國民健康署印製之孕婦健康手冊中,特別針對孕產婦設計自我檢測表,但是若出現類似以下早產徵兆,應儘快就醫才能降低早產風險。
1.一小時內有6次以上或10-15分鐘有一次的子宮收縮,休息30分鐘仍無改善。這些收縮不一定有疼痛感,但肚子會變硬或有下墜感。
2.類似月經來時的悶痛感或來之前的脹痛感。
3.子宮與陰道的壓力,有下墜感或陰道有壓迫感。
4.其他方法無法改善的下背痛。
5.持續不斷的腹瀉或腹部絞痛。
6.陰道水樣、黏液和血液樣分泌物增加。
7. 感覺胎動較平常減少一半以上。

產檢時要與醫師充分討論本身的健康狀況、疾病史及孕產醫療史,協助醫師診斷,配合醫師建議確保自己和胎兒的安全。

11月17日世界早產兒日 紫色燈海串連北中南
每年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為響應關懷早產兒的決心,今年度國民健康署領軍啟動點燈,從台北101、信義商圈,紫色燈海蔓延至新竹東門城、臺中國家歌劇院與臺南赤崁樓,串連北中南。此外,11月18日早產兒基金會將於台南市孔廟廣場舉辦「愛在台南平安福 預防早產保安康」公益園遊會,與早產兒們同樂,歡迎大家一起關懷小腳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