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哺育與幼兒齲齒」的常見Q&A
發佈日期: 2025-08-01
作者: 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副理事長/柯萱蓼
喝母乳的寶寶會蛀牙嗎?
喝母乳的寶寶也是有可能蛀牙的喔。根據1999 年Erickson和Mazhari的文獻,在體外實驗時,純母乳本身並不會造成齲齒,而這句話常被誤解成『喝母奶不會蛀牙』。但在此文獻中,同時也證明當母乳在有蔗糖存在的情況下,造成蛀牙的速度比單純只使用牛奶或是蔗糖還來得快。
也就是說,如果今天寶寶是在純母奶的飲食環境下不會蛀牙,但是通常寶寶六個月後開始長牙,也開始有食用副食品等可能有添加蔗糖的食物、或是穀物水果常含有天然蔗糖、或是同時攝取配方奶的情形。一旦有了這些食物的攝取,母乳寶寶就有蛀牙的可能性。
加上母乳本身對酸的緩衝能力相較於牛乳來低,當造成蛀牙的細菌分解食物產生酸,讓口腔環境pH下降,母乳難以有中和的能力,會讓口腔長期處於酸性的環境中,更容易造成齲齒。
喝母乳的寶寶的蛀牙率應該比較低吧?
不一定,要依寶寶的年齡來區分。根據幾篇最新的系統性文獻回顧和統合分析指出,在一歲以前,哺餵母乳可以降低發生早發性兒童齲齒(蛀牙)的風險。在一歲到一歲半之間持續哺餵母乳,蛀牙的風險是否增加,在不同研究間的結果不同,可能與其飲食及潔牙習慣有關。至於一歲半之後(≥18個月),持續哺餵母乳,研究顯示有可能會增加早發性兒童齲齒的風險。
美國兒童牙科醫學會指引則指出超過一歲的寶寶,不論是親餵或是瓶餵,特別是有頻繁哺乳或是夜奶的情形,都是蛀牙的高風險因子。
親餵的母乳寶寶沒有用奶瓶,就不會有奶瓶性蛀牙嗎?
奶瓶性蛀牙是以前的俗稱,也容易造成大眾以為只有使用瓶餵才會造成齲齒,現在學術界則是以早發性兒童齲齒Early Childhood Caries來形容六歲以下的兒童有齲齒的情形。不論是親餵或是瓶餵的寶寶,如果口腔照顧不佳,都可能會有早發性兒童齲齒。
所以牙醫師不贊成母乳親餵嗎?
絕對不是這樣的喔。母乳已經被證明是寶寶營養的最好來源,對母親和寶寶都有很多的好處,還可以建立母親和孩子的感情連結。而母乳裡的鈣和磷還可以和牙齒表面結合,可以防止初期的脫鈣繼續形成蛀牙。
以牙醫師的觀點來說,重點是在同時顧及寶寶的整體健康和口腔健康,這點在母乳寶寶或是喝配方奶的寶寶來說都是一樣重要的。
所以該怎麼照顧母乳寶寶的牙齒哩?
現在會建議開始長牙就開始潔牙,一天兩次,並使用含氟量超過1,000ppm的含氟牙膏。因為寶寶可能會吞食牙膏,所以牙膏的量只要薄薄一點點,讓氟化物能和牙齒表面結合增加抗蛀牙的能力。對於年紀較大的孩子,現在也建議在刷牙完後吐出牙膏泡泡而不漱口,讓氟化物可以停留在口腔和牙齒結合。
什麼時候要開始看牙醫?
目前世界兒童牙科的趨勢都是建議寶寶最晚在一歲的時候就可以帶去給合格的牙醫師做第一次的檢查。這次檢查的目的在於觀察寶寶長牙情形,潔牙的狀況和專業塗氟。並根據每個寶寶的不同,提供照顧者最適合的口腔衛教,包括飲食指導,氟化物使用,潔牙技巧等等客製化的建議。
家長若有關於寶寶口腔照顧的疑問,也歡迎使用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官方網站的民眾衛教專區,獲得最新的正確知識。